處於人生中場更自在 看歲月給你的禮物

「100%這麼小,怎麼看得清楚?」她理直氣壯地回答。她常抱怨:「名片上的字小、書上的字小、藥瓶上的字小,大家都能看清楚嗎?」身邊的年輕人沉默不語,臉上閃過理解與悲憐。

歲月不饒人。曾經對「老」報以同情的年輕人,現在卻成爲被同情的對象。哀樂中年,正式來到。

上有老去的父母,下有還需拉拔的子女,是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角色多、責任重、壓力大,中年是辛苦的一羣,很少有自己的時間,就像橡皮筋拉到緊繃,連好好睡一覺都是奢侈,」昱捷診所臨牀心理師楊雅明觀察。

工作仍是中年生活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心境卻已不同。「工作不見得不順利,但過去二、三十年,成功、失敗都經歷了,有一定的閱歷後,會重新評估工作的意義、自己的價值,心裡出現很多疑問:要繼續這樣的生活嗎?該把握轉換工作跑道的最後時機嗎?能如何轉變?」長青木心理諮商所所長林茹鴻指出。

「中年是人生的第二個青春期,是充滿希望的,這是一個真正可以做自己的時刻,」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羣副教授楊蓓樂觀看待中年,「可是要達到做自己的階段,必須要先做很多事,那些事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可以幫助我們檢視過往的歷程。」

誠實面對中年的考驗,破繭而出,才能邁向後半生。

父母老了、子女離巢,關係要調適

張曼娟的父母2年前開始健康出狀況,一次次送急診,「我知道一直守護我的父母親愈走愈遠了,現在撐住這個家的是我,用盡力氣保護他們的是我,」她在《我輩中人》中道出許多中年兒女共同的體悟。在擔憂與焦慮父母健康的同時,兒女往往也意識到自己老了。

林茹鴻說,面對、接受父母老去、不再是自己的依靠,是中年人必修課。「在這過程中,體會到生命的消逝是必然的,其實我們也在這無常變化中。不妨提醒自己:既然生命必然朝向盡頭,現在有什麼是我可以把握、珍惜的?」

子女離家求學、工作,從Facebook才能知道近況、傳LINE訊息常已讀不回,中年人在空巢期常覺得失落,很難接受孩子不再像過去一樣需要自己。

林茹鴻建議,認清孩子現在需要什麼,給他需要的東西,而不是一直強塞給他不需要的。比如孩子可以獨立出入了,父母卻非要開車接送,而且不讓孩子拒絕,這就可能不是孩子需要的。

填補空巢失落,父母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多培養興趣,「不管幾歲,還是可以跟社會交流。」

也別忘了「經營」跟自己的關係。

作家丘引認爲,學習獨立是一輩子的功課,不管單身、離婚、喪偶、已婚,「再親密的家人、子女,有一天都會離開你。學會獨立,纔有真正的自由。」她從20歲就開始自助旅行,從沒參加過旅行團。「學習獨立,從一個人看電影、上館子、旅行開始吧,」但獨立並不代表孤立,「需要幫助時還是要開口。」

別被金錢、物慾綁架,心安更重要

「存到X千萬,退休生活才能隨心所欲!」理財廣告讓人焦慮,覺得若是沒存到那麼多錢,晚年註定淒涼。

林茹鴻卻提醒「現在」的重要。「當然需要理財,但不建議寄望一個遙遠的目標,甚至爲此焦慮。把重心放在現在如何安身立命,你現在覺得安然、幸福、身心健康嗎?如果都沒有,將來如何享受財富?何不現在就享受心靈的財富?」

「斷舍離」是值得按讚的生活態度。林茹鴻看到許多中年朋友愈來愈懂得慈悲喜捨,不再一直買新衣、換新車或更大的房子,「不是買不起,而是分清楚『想要』和『需要』;不只想到自己,也想到地球的負荷太大了。」

滋養靈性,度過人生低潮

楊雅明中年喪子,有3年處於憂鬱,是信仰撫平了她的傷痛。

「從基督教的教義來看,人去世並不是不見了,他們去了另一個世界,在那裡看着我們,將來我們會團聚。」

中年後的許多遭遇、變故,不是世間學問或過去的經驗可以幫上忙的,她深深體會到靈性與信仰的力量,「它可能是宗教,也可能是一些人生哲理,可以提供正向的想法、支持你走過挫折、撫平創傷。」

不看失去的,看歲月給你的禮物

從凍齡、逆齡、無齡等辭彙,可以看出社會大衆多麼不願提「老」。

其實中年人需要的是「認齡」,承認年齡、接受老去,「不要一直看逝去的青春,多看從歲月中得到什麼:人生閱歷有沒有幫助自己更有智慧、更成熟、自在、豁達?如果都沒有,會是很好的警醒:你要拿什麼過下半生?」

丘引不染髮,開心接受頭髮變白,反倒是同學會時,同學看到她的白髮很生氣:「你爲什麼不染頭髮?這會讓你年輕10歲!」「爲什麼要染?我坦然接受年齡,」她爽朗笑道。

「中年以後,很多東西不斷在流失,所以更要珍惜當下,珍惜擁有的,」楊雅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