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養兒同名不同命 鐵漢寄養父親想到他直掉淚

歐文津(左)、羅霙雀(右)是雲林縣最資深的寄養家庭之一,一想到凱凱,歐文津眼淚掉不停。(周麗蘭攝)

歐文津(左)、羅霙雀(右)說只要體力行,就會一直當寄養家庭。(周麗蘭攝)

擔任家庭寄養爸媽16年的歐文津、羅霙雀是雲林縣最資深的寄養家庭之一,16年前第一個寄養童也叫「凱凱」,從17天大照顧到11歲出養美國,就像親生孩子,分離很困難,如今5年過去凱凱已不再會講中文,在臺灣的歐文津爸爸一想到凱凱,仍想念得直掉淚,凱凱的東西也捨不得丟。

寄養媽媽羅霙雀(56歲)曾是社區保母,2009年聽聞雲林縣需要寄養家庭,決心結束保母工作,專心當寄養家庭媽媽,第一個寄養童是剛出生17天的「凱凱」,他原生家庭媽媽染有毒癮。

凱凱到歐文津、羅霙雀家中時,臍帶還沒掉,2個月大就因臍疝氣開刀,一直養到11歲大,被美國人收養。

凱凱被出養前,夫妻倆理性面對,也教導凱凱有心理準備,但分離的一刻終究要來臨,孩子爆哭不願走、寄養爸媽倆也哭得唏哩嘩啦,羅霙雀說「還是超級難過」。

雲林家扶今舉行34戶寄養家庭授證典禮。(周麗蘭攝)

雲林家扶中心今(24日)辦理寄養家庭授證典禮,已事隔5、6年,仍在麥寮六輕工作的歐文津一想到凱凱眼淚還是掉不停,拿着手帕擦淚。

羅霙雀說,凱凱出養美國後就斷訊,直到2年前過年,收養的媽媽帶着他視訊,凱凱已是靦腆的大孩子,聽得懂中文但不會講。

最近新北市被保母虐待致死的凱凱案件令人鼻酸,羅霙雀說她的是「幸福的凱凱」。

歐文津、羅霙雀擔任寄養家庭16年來照顧過15個小孩,還有一個也是從嬰兒養到5歲大出養。羅霙雀說,輾轉從臉書看到小孩的動態知道他掉牙,一起分享他成長過程,心裡也很快樂。

夫妻倆已經升格阿公、阿嬤,有一歲半及8個月大的2個孫子,但他們並不帶孫子,兩人都認爲「有父母的孩子就讓父母照顧」,他們要專心照顧沒父母的孩子,只要體力還行,就會一直做下去。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有家暴事件請撥打113保護專線。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自己、遠離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