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涵養正氣清風——記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黨委書記李國慶

在北京城建集團,有這樣一個人,他有多個頭銜,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行業帶頭人、人大代表,等等。三十多年來,他致力於城市軌道交通前沿技術研究,從“追風”到“馭風”,推動行業節能減排,助力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始終以黨的政治建設爲統領,全面推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並將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涵養了幹事創業的正氣清風。他就是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黨委書記、副總經理李國慶。

“小”年輕釋放“大”能量

自1990年從清華大學暖通空調專業畢業後,李國慶始終堅守在地鐵通風空調領域科研第一線,一干就是三十年。如今,已是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黨委書記、副總經理的他依然孜孜不倦,奮鬥在技術創新最前沿。

提起李國慶的創新之路,還要從廣州地鐵2號線的建設談起。當時年僅31歲的李國慶,因工作業績突出,被委任爲該線路設備設計總體負責人。受廣州地形、建築物密集等因素影響,該線路上的江南西站採用暗挖形式施工,埋深超過27米。“如果要安裝當時國內外普遍使用的大型風管排送風設計空調設備,則需要在狹小的空間內,爲風管開挖兩個孔徑總面積接近100平方米的通風井,安全風險巨大,建設成本也難以控制。”李國慶介紹說。

當時國內外並沒有解決此類問題的成功經驗,要想跨過這道難關,只能另闢蹊徑。李國慶堅信,只有通過創新,才能推動行業的進步。他打破常規,多次調整設計思路,形成一整套“地下車站空氣——水通風空調系統”的設計方案。得益於對通風空調系統的有效整合,每個車站可節約土建面積達600—800平方米,同時大幅度降低建設成本和施工風險。“車站建成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新建的‘空氣—水通風空調系統’不但通風製冷效果令人滿意,更重要的是節能效果明顯,比傳統車站能耗降低四分之一,一個車站每年就能節省電費73萬元。”目前,該項技術已成功應用於全國20多座城市的地鐵建設,成爲暗挖車站施工和地鐵舊線空調系統改造的成功範本。

2006年,以本技術爲主要應用的“廣州地鐵二號線節能、環保和安全技術集成與應用”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李國慶第一次站在了國家科技創新最高領獎臺。

地鐵站的“減負”專家

“我國地鐵通風空調設計起初基本是照搬西方國家空調技術和地面建築技術,採用做‘加法’的方法,將隧道、車站公共區、設備管理用房等區域的通風系統、製冷系統簡單疊加,造成地鐵通風空調系統投資、佔地、能耗等各項指標居高不下,單公里的綜合造價少則七八億元,多則十多億元。”談起國內早期通風空調系統的建設,李國慶顯得有些無奈。

在廣州地鐵2號線建設中小試牛刀後,李國慶啓動了新一輪的科技攻關。2001年,北京地鐵5號線啓動建設,在率先進行的土建招標中,李國慶將自己最新的通風空調設計理念悄悄運用到設計方案中,全線標準車站的設計長度由200米壓縮到了176米。他憑藉着精幹的車站設計理念一舉中標。

到了設備招標階段,按照前期的土建標方案,車站站臺被壓縮了20多米,傳統的空調機房根本放不下,各投標單位無計可施。此時,李國慶適時拋出自己最新研究的成果,即通風空調多功能設備集成系統,成功取代傳統空調冷機,一舉拿下設備標。

“當時的設計方案是我的最新研究成果,國內外沒有範例,建設方最開始很牴觸,組織行業專家進行了十餘次論證,最終獲得了認可”,李國慶介紹,“雖然有了設計方案和設備概念雛形,但是市場上根本沒有相關產品,經過我多方奔走,聯繫了幾十個廠家,終於生產出了上乘產品”。

最終,全新的通風空調系統在5號線安裝應用,效果良好。該技術還成功應用於北京地鐵4號線、6號線、7號線、9號線、10號線、14號線以及南京、青島等國內多條地鐵線路中,應用車站超過300座,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

讓地鐵空調實現“變頻”

如何讓地鐵出行更加舒適?在對地鐵空調系統進行“大刀闊斧”的創新改造後,李國慶並沒有停止創新的腳步,他轉變研究目標對象,從乘客個體對溫度的感知角度展開了新的研究。

目前,地鐵空調系統一般採用固定熱舒適模式,即地鐵車站站廳、站臺等不同功能區域的空調控制溫度標準是統一的。這種模式對乘客的舒適度服務性不強,也不利於控制能耗。

針對這項問題,李國慶帶領科研團隊開展了跨學科、多領域研究,從人的生理、心理以及新陳代謝等多個角度進行綜合分析,創建了地鐵乘客動態熱舒適自適應理論,解決了傳統熱舒適理論存在的弊端,對人體在熱環境中舒適預測精度提升20%以上。

有了基礎理論的“加持”,更多創新成果的出現順理成章。李國慶帶領科研團隊根據地鐵站內出入口通道、站廳、站臺以及車廂等不同區域的環境特點,結合乘客停留時間等多種參數,與相關廠家一起設計研發了智慧送風、無風感送風、多參數綜合調控舒適性空調等節能型通風空調裝置,實現了對地鐵空間內不同區域溫度、溼度、風速的精準調控,顯著降低了空調系統裝機容量,極大地節約了地鐵系統初期建設投資和後期運營維護費用。

“通俗而言,這套系統爲地鐵空調控制系統裝上了‘智慧大腦’,它可以自動採集室外溫度數據,並根據室外溫度的變化動態調整車站內部不同區域的階梯式溫度標準,比如室外溫度爲32度時,站廳溫度可設置爲30度,站臺溫度可設置爲28度。這種‘因體感而變’的模式既符合人體生理學,又可大大節省能耗。”李國慶介紹。

以上成果已經成功應用於北京地鐵6號線、7號線、8號線、9號線、14號線以及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石家莊等地鐵工程,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追風”多年終“馭風”

人體對環境舒適度的感知取決於三個因素,即溫度、溼度和風速,同樣的溫度和溼度,風速越大,體感溫度會越低。爲了調節地鐵內的溫度,是否可以利用車站內部無處不在的風,讓“熱”乘“風”而去,在不影響乘客體感舒適度的同時,實現節能降耗呢?李國慶據此開展了研究。

地鐵系統中包括兩種“風”,即“活塞風”和“熱壓風”。所謂“活塞風”就是地鐵列車從隧道中駛過時的“抽拉”作用所產生的空氣流動,“熱壓風”則是指由於空氣溫度差而形成的空氣流動(如車站內外的溫差)。

“自有地鐵以來,這兩種風一直都是無序的,也是不好被利用的,甚至從未有人想過能通過有效組織和利用風來降低地鐵能耗”,李國慶說,“通過一系列研究,我們提出了地鐵內部熱環境多參數耦合模型,創建了溫度、溼度與風速綜合補償的工程設計線算圖”。

該系統最核心的技術是要讓風從“無序”變爲“有序”。爲了實現對“活塞風”的有效“駕馭”,李國慶研發了適用於全國五個氣候區的地鐵車站智能有序“活塞風”調控技術。該技術通過智能調控通風設備、智能活塞風調解閥、智慧調控系統等設備系統,有效控制“活塞風”在地鐵車站出入口、迂迴風道、活塞風道和車站內的有序流動。

“當然了,該技術是一套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土建和設備多系統的協調聯動”,李國慶說,“該成果既保障了舒適健康的地鐵環境質量,又有效降低了建築用能需求,顯著提升建築節能減碳水平,有關技術和理論已經分別成功應用於長春、青島、上海、北京等多個城市的地鐵工程中,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嚴格履行一崗雙責,涵養幹事創業正氣清風

作爲一名國有企業黨委書記,李國慶始終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爲統領,率先垂範,嚴格履行“一崗雙責”,以黨建帶動生產、以黨建創新驅動科技創新,以經營促黨建、強黨建,將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涵養了幹事創業的正氣清風。

“黨建是企業的靈魂,創新是引擎和助推器,兩者都要緊抓。”多年以來,李國慶始終將黨建工作貫穿於技術創新中,以身作則,帶領黨員骨幹們鑽研業務。對於部分重大科研項目,李國慶都親自擔任負責人,並要求黨員必須帶頭攻堅克難。

在21世紀初,李國慶根據公司發展實際,創新提出了“三個觀點一支隊伍”的黨建工作指導思路,即“創新觀”“人才觀”“市場觀”和“打造一支精幹、高效、強有力的黨羣工作隊伍”,主要目的就是將黨建融入中心工作,促進企業高速發展。

二十年來,在公司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公司規模實現了幾何倍數的飛躍,企業實力和影響力也站在了行業之巔。城建設計的發展歷程就是黨建創新推動技術創新、科技創新、市場創新,不斷促進企業發展的鮮活範例。

“隨着公司發展,外埠屬地化黨員逐步增多給企業黨員隊伍的管理帶來了新情況和新問題”,李國慶說,“外埠黨員管理存在人檔分離、黨員發展和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主體缺位等問題”。

李國慶結合實際,堅持推進本地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努力實現“企業發展到哪裡,黨組織就建設到哪裡”的目標要求,創新探索出了“本地化黨組織”和“黨員雙重管理模式”的外埠基層黨建工作方法,成功解決三百餘名本地化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及政治訴求問題,進一步適應了新時期的企業黨建工作要求。

2020年9月,由城建設計投資建設運營的昆明地鐵4號線正式開通,新問題也隨之而來,昆明4號線PPP項目公司擁有員工兩千餘人,黨員二百餘人。在項目成立之初,公司黨委在項目公司成立了黨組織,但地處外埠、項目公司體量巨大等因素給黨建工作的開展帶來很大挑戰。

“我們積極開展調研,並與昆明市政府相關部門溝通,由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黨委批覆成立項目公司黨委,下設7個黨支部,完成黨組織建設和黨的工作全覆蓋,而後移交昆明市國企工委管理,實行屬地黨委和公司黨委雙重管理” ,李國慶介紹說。

這一舉措激活了大型PPP項目黨建管理的“一池春水”,實現了組織架構“雙向管理”、黨建活動“雙向參加”、企業黨員“雙向交流”的新格局,有力提升了昆明地鐵4號線的管理服務水平,也爲後續類似工程黨建工作管理開創了良好的範例。

沐風櫛雨三十載,攻堅克難攀高峰。當被問到“支撐你三十年初心不改、不畏困難、堅持創新的動力是什麼”時,李國慶回答,“是知識分子的良知”。短短一句話,道出了他作爲一名黨員的使命擔當和軌道交通工作者的責任感與初心。

(來源:黨建網 作者:方曉鵬、杜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