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全產業鏈價格下探 參現現場稍顯冷清|直擊INES2024

《科創板日報》7月19日訊(記者 餘佳欣)不同於儲能市場的火熱“廝殺”,2024中國國際新型儲能發展峰會(INES2024),相比於去年則稍顯冷清。

在現場,多位參展商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提到,過去一年儲能行業競爭加劇,其所在的公司亦不好過。

“包括上、中、下游廠商都在互相壓價,過去一年不少產品價格幾近腰斬。”一家儲能消防解決方案提供商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現場:參展稍顯冷清

“我們做電芯的是競爭得最厲害的,前後受壓,我經常說我們做電芯的不是乙方,而是丁方,甲方是業主,乙方是EPC總包商方,丙方是系統集成商,最後纔到電芯,而且電芯還要得到甲乙丙的共同認可。”瑞浦蘭鈞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易輝瓊在此次論壇演講時亦調侃道。

會上,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執行秘書長王建新表示,新型儲能技術的成本降低速度已經超過了業內預期。

具體而言,2024年1-6月新型儲能相關招標項目規模合計23.5GW/75GWh。中標項目規模合計13.8GW/35.7GWh。EPC價格區間0.62-2.82元/Wh,均價1.34元/Wh,系統集成價格區間0.56-1.57元/Wh,均價0.85元/Wh,磷酸鐵鋰電芯已下滑至0.4元/Wh附近,價格快速下降雖給企業帶來陣痛,但也‌爲未來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

今年上半年,中車株洲所成爲儲能系統中標項目最多、中標規模最大的企業,不過其連續兩個月刷新中標項目單價新低記錄。其中,7月5日,中車株洲所以0.495元/Wh的單價預中標京能內蒙古烏蘭察布300MW/1200MWh“風光火儲氫一體化”儲能電站項目儲能系統設備採,創歷史新低。

天眼查顯示,2023年全年新成立儲能企業超過10萬家,2024年上半年又新增4萬餘家。

說起當前局面,有工商業儲能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坦言,目前各家的技術同質化嚴重,合作實際還是看資源和人脈,而不是產品和技術。

結合海外市場來看,有主做海外的儲能廠商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海外包括歐洲、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需求都很旺盛,儲能價格還是更高的,質量也更好。

“不過,整體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國外儲能的價格亦有受到影響。其中歐洲目前仍面臨去庫存壓力,去庫時間應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上述人士說道。

▍行業未來走勢受關注

現場參會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當前低端技術競爭下,行業未來走勢愈加受到關注。現場,多位院士和專家發表看法。

多位院士提及低空經濟的發展將影響儲能行業。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表示,低空經濟很重要的是要發展儲能產業,換電儲能一體化將成爲創新點,換電模式可增加電動汽車、電動船舶和電動飛機的航程,爲解決續航里程焦慮的重要手段。

“當前充電仍然是主流,但存在充電容量不足,充電慢、設備兼容等問題,因此要加快構建儲電、換電、加充電的基礎設施網絡,爲發展電動汽車、電動船舶和電動飛機,早日實現交通電氣化創造條件。”

在此基礎上,電池回收產業有望得到快速發展。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徐政和如是說,2025年會發生大量電池退役,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達1500億,未來,低空經濟的發展使其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能源安全取決於資源安全,不可再生資源關鍵元素成爲發展瓶頸,電池回收勢在必行。

徐政院士提到,目前電池回收最大的挑戰是放電效率低、二次污染嚴重、拆解設備自動化程度低、破碎效率低、安全隱患大、黑粉純度低、不能直接規模化再生,產品性能低。

“終極是要能夠研發出智能的拆解設備,在拆電池時,通過機器手(人工智能)可以直接拆解,正極粉和負極粉可以直接再生,比現在的工藝更加簡單,但需要很長的研發過程,因爲電池千變萬化,確實很難實現。動力電池回收也是多學科多交叉的,需要各方的努力。”徐政和表示。

儲能對於新型電力系統的影響亦受到關注。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張振宇表示,電網越來越有新型電力系統的特徵,儲能的高質量發展對電網的安全穩定、電網的電力平衡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也存在電力平衡難度大、季節性資源負荷不匹配等問題。

張振宇提到,現在實際運行的曲線,等效負荷從“鴨子曲線”轉變爲“峽谷曲線”,新型儲能可能會面臨“無電可充”的狀態。國網經營區對新型儲能做了集中調用的實驗,集中調用近3000萬容量,有600萬左右的新型儲能因爲各種原因調用不出來,具體原因正在分析,基本上只能用80%左右。儲能在解決大的、連續的、長時間的電力電量不平衡問題的時候受到了限制。

因此,張振宇建議要以需求爲導向、多元發展;總體規劃,規範管理;完善機制,科學調用等三方面入手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