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謀七年,大牧人IPO還是倒在了“清倉式”分紅的監管“槍聲”中

導讀:在大牧人IPO斯時因“重大事項”再度失速後,叩叩財經便從多方渠道獲悉並斷言,其上市前景實際已愈發蒙塵而凶多吉少,作爲主板註冊制上會前夜叫停首例,大牧人IPO最佳上市窗口或已錯失。果不其然,7個多月後,一語成讖。

本文由叩叩財訊(ID:koukouipo)獨家原創首發

作者:何卓蔚@北京

編輯:翟 睿@北京

曾距離A股僅一步之遙的青島大牧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牧人”)終究還是沒能走完上市路。

2024年4月3日,在清明小長假即將到來的最後時刻,深交所以一紙終止上市審覈的決定宣告了大牧人持續努力近7年的IPO之旅最終化爲泡影一簇。

“日前,你公司向本所提交了《青島大牧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主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保薦人向本所提交了《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撤回青島大牧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主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在這份直接指向大牧人IPO的上市審覈終止決定書中,深交所表示,在大牧人及其此次IPO保薦機構主動撤回上市申請的前提下,根據相關規定,遂決定終止大牧人IPO在主板上市的審覈。

在7個多月前的2023年8月17日,申報深市主板的大牧人IPO本來已經迎來了其上市的時間窗口,獲得了走上深交所上市委會議現場接受上市委員們對其是否符合上市和發行條件的審議與表決之機。

但遺憾的是,天有不測風雲。

在2023年8月17日召開的深交所上市委2023年第63次上市委會議現場,大牧人的身影並未能出現。

在該次會議的前一晚,同樣是一份來自深交所的補充公告解釋了大牧人缺席的緣由——因“出現重大事項,按照相關程序,本次上市委審議會議取消審議青島大牧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上市申請”。

這也是自2023年2月主板IPO正式啓動註冊制改革以來,首例在上市委會議前夕被取消審覈的擬主板上市項目。

在大牧人IPO被取消審覈之後,叩叩財訊便曾第一時間對該事件進行過追蹤報道(詳見叩叩財訊相關報道《主板註冊制IPO上會前夜叫停首例出爐,青島大牧人上市再失速:訴訟、舉報障礙不斷!利潤已呈持續下滑,上市最佳窗口正在錯失?》)。

彼時,有接近於大牧人的中介機構人士向叩叩財經透露稱:“大牧人IPO此次臨門被叫停的所謂的‘重大事項’,應該也同樣源於第三方的舉報”,而大牧人一方也是在2023年8月16日前夕纔剛剛接收到監管層對其上市審覈取消的通知。

回首大牧人此番IPO的歷程,可謂如坐過山車般曲折蜿蜒又高潮迭起,充滿戲劇性。

從當年接受上市輔導開始,並不順利的開局似乎便已經預示着其IPO前路的坎坷。

早在7年前的2017年1月26日,大牧人便正式開啓上市輔導工作,此後,其整整用了4年時間,直到2021年6月7日才總算完成IPO申報前的驗收工作,在此期間,大牧人的上市計劃也一變再變,僅上市目的地便曾數易其“板”——從最初的中小板到2020年初又變更計劃至創業板,再到最後,才確定落腳深市主板。

2021年6月28日,大牧人終於正式向證監會遞交了其此次IPO主板上市申請並獲得受理。

前期的曲折並未換來其後續審覈的一路通行。

相反,隨着IPO闖關的一個個敏感時間窗口的到來,大牧人上市路更是險阻不斷。

公開信息顯示,此次大牧人IPO計劃通過發行不超過5000萬股以募集14.9億資金投向“膠州製造中心二期建設”“年產36萬臺/套風機及自動化禽類飼養料線等設備生產線擴建、改造”和“膠州研發中心二期建設”等三大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原本早在2022年5月12日由證監會召開的第十八屆發審委2022年第54次會議上,大牧人IPO便已經成功通過審覈,只待證監會最終的一張發行批文覈准便可啓動掛牌上市程序。

但隨後的一紙舉報信和兩起歷史股權糾葛的訴訟紛爭,讓證監會以“會後出現重大事項”爲由一再推遲對大牧人上市的“放行”,大牧人IPO的夢想在此刻就差點破滅。

2023年3月,在全面註冊制落地後,選擇重走IPO審覈流程的大牧人,也總算迎來了好消息——隨着相關訴訟終審結果得勝的出爐,彼時影響其IPO最大的障礙似乎得以清除。

但意外總在意料之外。

於是便有了在2023年8月中旬,即大牧人IPO二次上會最關鍵的時間節點時,再度遭到“重大事項”突發的精準狙擊。

對於IPO再次受阻,在當時大牧人最新披露的招股書(上會稿)中似乎也早有“伏筆”埋入。在該份申報材料中,大牧人坦言,有關以其爲被告的歷史股權的訴訟,雖終審已駁回了原告方的全部訴訟請求,但“不排除後續各方產生其他訴訟糾紛的風險”。

在大牧人IPO斯時因“重大事項”再度失速後,叩叩財訊便從多方渠道獲悉並斷言,其上市前景實際已愈發蒙塵而凶多吉少,作爲主板註冊制上會前夜叫停首例,大牧人IPO最佳上市窗口或已錯失。

“一波數折的上市路,不僅讓監管層和外界投資者對其印象大打折扣,也實打實地大大拖延了其上市的進程,對於很多擬上市企業來說,如果錯過了一個最佳的上市時間窗口,越往後,便變數越大。”上述接近於大牧人的中介機構人士也在當時大牧人IPO被臨門取消審覈時向叩叩財訊坦言。

果不其然,7個多月後,終究一語成讖。

“大牧人IPO主動撤回申請,主因也是因爲隨着自身經營環境和監管政策的變化,其目前已經難以滿足A股主板上市的要求了。”2024年4月3日,一位接近於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財訊透露,“自身經營問題主要是近兩年來其業績皆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持續下滑,早已不復2021年之前的景氣度,而更重要的是,在過去幾年中,大牧人典型的清倉式現金分紅,也正碰上了證監會強監管新政的‘紅線’。”

1)大牧人的典型性“清倉式”分紅

頻繁的訴訟和持續的舉報,雖然大幅拖累了大牧人上市的步伐,但並非其此次IPO失敗的直接原因。

正如上述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所言,大牧人自身基本面的變化和其欲利用IPO“圈錢”的“心機”,才最終導致其走向了上市失敗的深淵。

事實上,在2023年初,原本已經通過證監會審覈的大牧人決定重走註冊制下的審覈流程時,因隨着時間的推移,大牧人自身基本面的變化,便開始讓其IPO的空間愈發收窄。

2022年5月中旬,也即是大牧人IPO首次闖關發審會之時,以此時爲界的IPO報告期內,大牧人優異的業績是足以成爲其IPO成行的有力依仗。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間,大牧人分別錄得營收爲17.1億、24.1億和24.5億,對應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爲2.40億、2.46億和2.589億。

雖在2021年時,其營收增速大幅放緩,但勝在業績穩中有升。

因舉報和訴訟錯過了2022年中那最佳上市窗口的大牧人,在2022年底便迎來了營收和利潤的大幅雙降,這也成了大牧人此前四年來的業績至暗時刻。

據大牧人在其後披露的2022年年報數據顯示,整個2022年中,其僅錄得營收18.9億元,同比下滑近22.8%,扣非淨利潤則下滑至1.83億,同比下滑近24%。

2022年以來經營的頹勢還在2023年中繼續延續,至今也尚無明顯改善的跡象。

據大牧人在最近一份IPO招股書(上會稿)中披露,2023年1-6月,其營業收入約爲11.6億,與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扣非淨利潤則僅爲1.12億,較2022年同期的1.235億仍繼續着下滑的趨勢。

雖在大牧人目前宣佈終止IPO之時,其2023年的年報尚未公佈,但據其最新預測稱,2023 年度公司預計可實現營業收入 20億至 21億元, 同比增長 5.72%至增長11.0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85億元至2.08億元,同比下降 17.32%至下降 7.0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6300億元至 1.85億元,同比下降 11.36%至增長 0.60%。

“註冊制下,監管層對主板的定義是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在剛剛發佈的證監會強監管新政中,監管層也明確表示,將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爲導向,研究提高上市財務指標,優化板塊定位規則,那麼按照大牧人目前持續走低的利潤趨勢,拋開各種舉報訴訟帶來的合規性不談,僅其是否符合主板定位便已值得商榷了。”上述接近於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坦言。

2024年3月15日,證監會集中發佈四項政策文件,涉及發行上市准入、上市公司監管、機構監管、證監會系統自身建設,突出“強本強基”和“嚴監嚴管”。

其中,證監會在《關於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中明確指出,將“優化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銜接”,“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爲導向,研究提高上市財務指標,優化板塊定位規則,爲市場提供更加優質多元的投資標的”,並“突出交易所審覈主體責任”,“嚴密關注擬上市企業是否存在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嚴防嚴查,並實行負面清單式管理”。

與在近兩年中持續走低的利潤相比更讓監管層詬病並直接導致其此次上市鎩羽的是大牧人在其IPO報告期內典型的突擊“清倉式”分紅。

“在證監會強監管政策出爐後,已有涉及‘清倉式’分紅的企業被調整上市計劃從而導致終止IPO。”上述接近於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告訴叩叩財經,大牧人便也是這羣被調整上市計劃的企業之一。

據叩叩財訊獲悉,在證監會宣佈315“強監管”政策僅僅半個多月後,包括海宏液壓、敏達股份、道爾道科技等多家涉“清倉式”分紅的擬IPO企業陸續被叫停上市(詳見叩叩財訊相關報道《又一家涉“清倉式分紅”的IPO企業淚別上市路!年利潤過億,海宏液壓緣何兵敗創業板:收入增長合理性屢屢遭疑,調整計劃欲劍指北交所?》《捱過現場檢查,難闖證監會“強監管”新政!敏達股份IPO終止背後:神秘股東突擊入股,鉅額“圈錢”補流疊加“清倉式”分紅正撞監管槍口》),而與這些先其上市鎩羽的擬IPO企業相比,大牧人突擊現金分紅的“清倉”程度,有過之無不及。

在大牧人最新於2023年12月底更新的一份IPO招股書(上會稿)中承認,自己在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的IPO報告期內,短短三年半時間裡共進行了4次大手筆的現金分紅,其中,在2020年至2022年中,其逐年的現金分紅分別高達2億、3億、2.25億,在此三年間,其對應錄得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爲2.46億、2.59億和1.84億。而在2023年上半年,大牧人在當期扣非淨利潤僅1,127億的前提下,也還大筆一揮進行了高達2.01億的現金分紅。

按此測算,在2023年6月前的三年半時間中,大牧人共計僅賺取約8.016億扣非淨利潤,但同期,其現金分紅累計高達9.26億,也即是說,大牧人在其IPO報告期內的現金分紅已遠超其同期的利潤。

毫不意外,大牧人也上演着一手“清倉式”分紅,一手欲通過IPO募資補流的“圈錢把戲”。

據大牧人此次IPO的募資計劃顯示,在其預計募集的14.9億規模的資金中,其計劃將其中的4億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2)持續精準舉報拖累大牧人IPO

如果不是因當年的股權糾葛所引發的持續舉報,大牧人IPO或許早在第一次過會後便已經成功掛牌A股主板並交易了。

那麼便不會再有這此後的種種,同樣,也很大可能並不會撞上2024年3月15日證監會的一系列強監管新政,最終導致其IPO的泯滅。

說到對大牧人此番IPO影響最大的人,則非範天銘和李敏悅二人莫屬。

稍對大牧人上市歷程有所關注者,對範、李二人的名字應並不陌生。

早在大牧人IPO於2022年5月12日首次通過證監會發審委審議之後不久,一封實名舉報信便在此敏感時間內送至證監會有關部門的案頭。

這封實名舉報信的發出者,便是範天明和李敏悅二人。

在向證監會遞交舉報信的同時,範、李二人也以“股東資格確認之訴”爲由,將大牧人訴至公堂。2022年5月19日,也就是大牧人IPO首次通過上市委審議僅一週之後,青島中院便正式受理該起股東爭議所滋生的糾紛訴訟並決定立案審理。

在上述範天銘和李敏悅向證監會遞交的實名舉報信中稱,其在大牧人股權歷史沿革中,曾通過代持關係實際持有相關股權,其後,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相關股權被悉數轉讓。二人認爲,雙方的代持關係實際已延續至青島大牧人,青島大牧人招股書有關股權清晰、穩定,代持關係終止無爭議等表述均屬虛假陳述。

擬上市企業股權不明晰存在着爭議,是IPO審議的大忌。

也正是源於此,大牧人IPO在首次通過發審委審覈後被監管層實質性叫停,以等待最終判決後,釐清股權關係歸屬後,再擇機推進。

2022年9月19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公開審理,作出了一審判決:駁回範天銘和李敏悅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60多萬元,由原告範天銘和李敏悅各承擔一半。

此後,範天銘和李敏悅不服繼續上訴。

2023年3月6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就“青島大牧人股權糾紛案”作出二審判決,亦是此案的終審:駁回原告範天銘、李敏悅上訴請求,維持一審判決。

“範天銘等人訴訟和舉報真正目的應並不是要討回自己當年的間接持股,對事情經過和相關法律法規稍有了解的人應都清楚,其幾乎沒有勝訴的可能性。種種疑點顯示,其目的很可能就是爲了惡意阻撓大牧人IPO的推進。”在2023年初,大牧人在當年的股權訴訟中最終獲勝後,便有來自於大牧人內部的相關人士曾向叩叩財經表示。

範天銘、李敏悅當年通過他人代持方式持股的企業實則爲一家名爲無錫大牧人畜牧機械有限公司(下稱“無錫大牧人”)的公司,大牧人曾爲無錫大牧人旗下的控股子公司。

而範天銘、李敏悅在無錫大牧人中的股權早在2008年便已經發生了轉讓,無錫大牧人則在2012年便已經登記註銷,這距離範、李針對大牧人在IPO期間進行的舉報和訴訟都分別已經過去了14年和10年之久。

“公司註銷十年,作爲股東難道自己從來就不關注也不知曉?股權轉讓14年之久,早前從來未進行溝通和協商,爲什麼範天銘等人要選擇在2022年青島大牧人IPO過會之際進行多次舉報和訴訟呢?”上述大牧人內部人士坦言。

範天銘在大牧人IPO期間突然屢次精準發難的背後,或與其另一身份的特殊性有關。

公開信息顯示,範天銘爲江蘇華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麗智能”)的實際控制人,其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控制着華麗智能92.55%的股份。

華麗智能也是一家集養殖設備的研發、製造和成套工程的設計、施工、安裝等一站式服務的企業,與大牧人主營幾乎一致。

華麗智能曾短暫掛牌新三板交易,在彼時的公開轉讓說明書中,華麗智能曾將大牧人視爲同行競爭對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