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處處暖意濃——文水縣集中供熱覆蓋城鄉實現跨越式發展
自2014年正式啓動城區集中供熱建設以來,文水縣持續推動供熱體系優化升級,並於2019年向農村延伸集中供熱工程,逐步構建起覆蓋城鄉的現代化供熱網絡。截至目前,全縣總供熱面積達1140萬平方米,惠及城市及農村居民近10萬戶,供熱保障能力顯著提升,爲縣域民生事業和綠色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十年攻堅
供熱版圖全域覆蓋
文水縣集中供熱工程歷經十年建設,實現從無到有、從城區到農村的跨越式發展。2014年城區集中供熱啓動後,累計建成換熱站90座、補水站1座,供熱面積680萬平方米,惠及5.3萬戶城市居民,結束了傳統分散供熱模式。2019年,該縣進一步將集中供熱向農村延伸,截至目前,農村地區已建成換熱站208座、綜合服務中心1座(含中繼泵站、補水站及調度指揮中心),覆蓋9個鄉鎮93個村,供熱面積460萬平方米,4.5萬戶農村居民享受到與城市同標準的溫暖服務。
鳳城鎮桑村的孟小萍家裡一共6口人,住在198平方米的房子裡,往年每到7月份就要提前儲備過冬的煤塊7、8噸,早上5點多起牀生爐子,一天下來要燒個四五趟。“現在煤渣不用處理了,家裡也沒有味道了,省心又省力。”孟小萍說。
多源協同
綠色熱力築牢民生保障
文水縣集中供熱主熱源依託山西國金電力有限公司兩臺350MW發電機組,實際供熱能力達780MW,爲全域供熱提供核心支撐。爲進一步提升供熱穩定性,2024年11月,該縣啓動實施“集中供熱應急補充熱源保障工程”,新建3處熱源首站,新增供熱負荷280MW,構建起“主熱源+應急補充”的雙重保障體系。與此同時,總投資2.6億元的長輸管網工程正加緊推進,該管網全長28公里,連接位於文水縣東部的太原市環衛產業園內的康恆環境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投用後,每年可爲文水縣提供不低於110MW的清潔熱源,實現垃圾資源化利用與綠色供熱的雙贏。
據文水縣環保局測算,根據村民採暖耗煤量,小型燃煤鍋爐及散燒煤按50%的熱效率考慮,年耗能總量爲206532.238tce,項目實施後充分循環利用山西國金電力有限公司的發電熱能,可節約能源達90320.759tce。
未來展望
智慧供熱助力綠色發展
除了節能高效,農村集中供熱工程的另一大特點就是智能化管控。通過安裝在每家每戶的電動遠控智能閥就可以精準測算用戶實際用熱量,並通過它可以把信號傳到調度中心。中心工作人員用手機、電腦就能看到具體信息。農村集中供熱的智能化管理,讓農村居民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靈活使用熱量,減少了熱源的不必要浪費。
文水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完善智慧供熱調度系統,依託農村集中供熱綜合服務中心的調度指揮平臺,實現熱源、管網、用戶的實時監測與精準調控。此外,該縣計劃進一步擴大清潔能源供熱比例,探索工業餘熱等多能互補模式,力爭到“十四五”末,全縣供熱面積進一步大幅擴大,清潔供熱覆蓋率超90%,爲居民溫暖過冬和縣域低碳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文水縣集中供熱工程的全面推進,不僅大幅改善了城鄉居民生活品質,更成爲推動城鄉融合、踐行“雙碳”目標的生動實踐。隨着應急熱源和長輸管網等項目的落地,這座北方小城的“溫暖防線”將愈加穩固,爲高質量發展寫下溫暖註腳。(記者 王濤)
來源: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