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第一擊 不代表捱打

《終極和戰》作者黃徵輝。(時報出版提供)

《終極和戰》立體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臺灣地形複雜破碎、城鎮密度高,曲折的海岸線由農業用地、建築物,以及公共設施組成,諸如隄防、水田、橋樑、坑道、高架橋等,地形地物變化多端、背景色彩混亂不一,透過機動、僞裝、欺敵、隱蔽、分散、多重配置等是防護的基本作爲。而第一擊的防衛重點,在於保護作戰指揮中心、確保戰機能夠起飛、分散部署提高存活率。

1.作戰指揮

衡山指揮所是第一優先保護對象,其次爲陸軍五大作戰區,海軍司令部與艦指部,空軍司令部與空作部,這九個「副指揮所」都要具備「接替衡指所」的能力。不過,以上「一正九副」指揮中心都是固定式,爲防範意外,應建置「移動式」指揮中心,其外觀像大型貨櫃車,但要具備以下功能:

(1)顯示:清楚顯示戰場的電子地圖,以及敵、我目標位置。

(2)指揮:透過各種通訊手段,直接指揮空軍戰機、海軍艦艇,或是陸軍的連級部隊。

(3)自動接戰:無需操作人員介入,系統自動判定敵「戰略重心」所在,接着透過資料鏈「分火」,命令各單位「分進合擊」。

現今電腦人工智慧的能力,或許還無法設計出一款完美的自動接戰系統;但再不完美,也比「人力」要強,因爲在戰時緊迫、危機的環境中,人員犯錯的機率將大幅提升。想要在短時間內做出適當分火,讓不同單位所發射不同類型的飛彈,幾乎在同一時間抵達目標區,不透過自動接戰系統是不可能的任務。

2.確保戰機能夠起飛

中共在對岸佈置了上千枚中、短程彈道飛彈,數千枚巡弋飛彈,以及專門爲破壞機場跑道而研發的「集束彈」。例如新近公佈的「天雷五百」,號稱一枚足以釋放數以百計「子彈藥」,除了大面積摧毀跑道,還能充當詭雷殺害修理人員。假如國軍沒有妥善應對方法,以現有主、副跑道,以及緊急搶修能量推算,面對中共大規模火力打擊,臺灣機場跑道會在幾個小時內癱瘓。

想要在第一擊後確保戰機起飛,或是最起碼減低機場戰損,首要工作是將防空及飛彈防禦系統,優先部署於主要機場的保護。其次是利用建築、防爆牆、近迫系統等,加強低空、次音速巡弋飛彈的反制。另外跑道緊急搶修的相關技術國外不斷精進,臺灣耗費巨資購買新型戰機之際,也應該考慮這些不起眼,但攸關戰力的裝備。最後是跑道多元化,好比運用高速公路及預備跑道,各民用機場在戰時納編軍事用途。

3.分散部署提高存活率

想要提高第一擊的存活率,除了機動、僞裝、欺敵,再就是不要把雞蛋裝在一個籃子裡,因而要避免羣聚與集中。

例如海軍,吃水淺的獵雷艦與飛彈快艇應分散進駐各漁港。至於吃水較深的大型艦艇,就近錨泊於高雄、基隆、臺北、臺中港外的錨泊區,全程保持無線電發射靜止。由於這時仍處於承平時期,錨泊區不僅商漁船頻繁往來,也應有爲數不低的錨泊貨輪。海軍艦艇近岸錨泊除了有複雜的「背景環境」,可混淆水面飛彈的終端尋標,另可受惠岸置防空系統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