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永豐餘學院 臺美合力解氣候難題

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表示,COP26會議清楚指出,糖類是地球永續發展的新選項之一,目前糖科學研究多,若有創新技術和政策引導,有助於發展出更多元的產品開發、商業創新,因此,永豐餘學院將打造一個開放式平臺,未來希望邀請更多國家參與。

永豐餘學院由何壽川擔任院長,執行長則是永豐餘投控永續長黃鯤雄,並邀集E Ink創新長Michael McCreary、元太科技工業科學顧問蔡娟娟、清華大學副校長陳信文、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名譽教授顏溪成,以及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楊長謀教授等,組成諮詢委員會,提供專業意見,協助團隊成員據以做出對地球友善的最佳決策。

首先在材料方面,糖是世上最豐富的可再生的生物質,將以纖維素與澱粉的糖原料爲基礎,秉持綠色化學原則,透過創新賦予材料全新功能,發展可再生且低碳的環境友善材料,取代石化塑料。

再者,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是全球當務之急。永豐餘計劃,將製程餘料轉化成生質燃料和汽電共生經驗,運用在更多元化的生質能資源的再利用。在工業共生模式下,透過高效率的生物及化學技術,轉化成可再生能源,創造綠色能源。

而循環經濟須要有智能化的管理與創新,將以數位化爲基礎,加速推動能源管理和新材料開發,藉由數位化轉型,加速碳降低碳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