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團隊今上午成功發射「兩節式混合火箭」

成大團隊今天在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的短期科研火箭發射場域成功發射科研火箭。(國科會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國科會位於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的短期科研火箭發射場域,於今日上午6時47分,由成功大學成功發射1500公斤推力等級及300公斤推力等級之兩節式混合火箭,是這個發射場第二次成功發射科研火箭。

國科會表示,將持續督導即將升格爲行政法人的國家太空中心,妥善利用此短期科研火箭發射場域,積極鏈結我國產學研界能量,提升太空科技技術層次,培育太空關鍵科技人才,帶領我國搶佔太空新藍海。

7月10日,陽明交大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RRC)團隊於屏東旭海「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成功發射第一枚科研火箭,創下歷史新頁。成功大學團隊原本預計在8月1日在屏東旭海的火箭發射場發射第二枚的科研火箭,但因臨時出狀況而取消,改爲今天上午發射。

今天發射的兩節式火箭是由成大航空太空工程學系講座教授趙怡欽率領成大跨領域混合火箭團隊研發製作,火箭全長6.2公尺,最大直徑34公分,重約260公斤。推力等級分別爲第一節1500公斤,第二節300公斤。

國科會表示,這次飛試第一節火箭依設計規畫推進13秒後,順利脫節,第二節火箭初步判斷應該也有順利點火推進,但推進時間與最終飛行高度須待成功大學檢驗後才能得知。這是臺灣學術單位首次發射1500公斤級推力及300公斤級推力之兩節式混合火箭,併成功完成氣動力脫節與高空點火關鍵技術測試。

趙怡欽說,此次是以2019年成功發射的1500公斤級推力混合火箭爲基礎,經過3年研究改良,在發動機研製、零組件設計製造、脫節機構與組裝,以及空中點火等工程與技術上,都獲得重大突破;且火箭飛行所需的關鍵零組件與酬載儀器不論設計、技術與製造,都出自成大團隊與國人之手,自主性百分百。

此外,火箭也搭載成大物理系副教授楊毅設計的科學酬載「緊湊閃爍體陣列探測器」(ComSAD),這是第一個由臺灣自行研製、可用在探空火箭及立方衛星的高能宇宙射線探測器,用以探測宇宙射線的能量與方向。此次探空火箭任務主要是測試ComSAD的基本性能,做爲未來任務的基礎,希望未來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完成立方衛星星系等科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