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師生團隊協助美國研究苯汙染 登國際期刊成果獲肯定

高雄小港區石化廠林立,當地民衆血癌發生機率較高。圖/吳治達提供

成大測量與空間資訊系教授吳治達團隊以地理人工智慧技術,協助分析美國德州休士頓社區污染物苯來源,獲美方肯定。苯會提高人類血癌發生率,與肺癌及大腸癌也相關,生活在車流量大的公路、工業區、加油站旁,相對接觸苯的機會大增。

這項研究成果日前刊登在國際重要期刊「危險物質(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獲得關注。團隊成員包括成大食安衛生風險管理研究所長陳秀玲、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景觀設計都市計劃學系教授Galen D. Newman、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龍世俊與成大測量系博士生Aji Kusmaning Asri等,目前則在分析德州達拉斯地區污染。

吳治達表示,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確認苯可致癌,臺灣發生率高的癌症近年都降低,但血癌、肺癌不降反升,可能與環境污染有關。臺灣癌症登記中心資料顯示,血癌發生率以北部及高雄等地較高,北部可能與人口密集、汽機車排放量大有關,高雄則與石化工業區相關。

團隊成員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博士生王琬茹表示,石化工業區主要排放污染物包括苯、甲苯、乙苯及二甲苯等。研究顯示,住在高雄石化工業區附近民衆血癌發生率是一般人的1.54倍,而附近兒童與青少年的血癌發生率則是一般的1.21倍。

王琬茹指出,最新研究並將苯暴露與肺癌及大腸癌連結,發現肺癌死亡率會增加1.5%,大腸癌的發生率增加1.2%、死亡率增加0.8%。

吳治達表示,加油站油氣、高速公路或高架道路龐大車流,也都會產生苯。地理人工智慧的分析,建議距離加油站至少兩公里以上、距高速公路至少一公里以上,苯的污染纔會有效降低。

吳治達表示,地理人工智慧技術只要有少數實際監測污染物數據,結合地理資訊統、衛星地標、土地利用排放源分佈圖層及氣象等多達300項環境因子,進行人工智慧運算,就能精準判斷全區污染物來源與分佈。正與環境部、高醫大精準環境醫學研究中心及小港醫院合作,致力將地理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高雄在地空污問題改善。

吳治達表示,休士頓的研究起因是陳秀玲去年經由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計劃,邀請美國德州農工大學超級基金研究中心來臺訪問,該中心是德州政府花費5年5億美元成立,要改善環境污染,中心對成大測量系團隊有關於地理人工智慧技術很感興趣,促成雙邊的合作。

他說,這項研究主要由成大測量系研究所印尼籍博士生Aji負責,針對休士頓哈特曼公園社區進行,當地居民以西班牙裔爲主、收入相對較低,社區被工業區、儲油槽、高速公路及鐵路包圍,苯暴露量很大,經地理人工智慧分析,算出苯來源與分佈,準確度達到98%。

吳治達團隊進行美國休士頓社區苯污染研究,成果刊登國際期刊。記者周宗禎/翻攝

成大測量系教授吳治達(中)團隊協助美國德州休士頓社區進行苯污染地理人工智慧分析。左博士生Aji、右博士生王琬茹。圖/吳治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