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漲消費升級 大消費龍頭掀起新一輪提價潮

(原標題:成本上漲消費升級 大消費龍頭掀起新一輪提價潮)

今年以來,調味品、中藥材、白酒、旅遊等大消費行業龍頭上市公司掀起了新一輪提價高潮。一方面,原材料、人工等成本的快速上升,成爲這些公司提價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居民收入不斷增加,消費升級加速,對提價的消化能力大大增強。在對衝成本上漲壓力的同時,隨着下游需求的強勁增長,白酒等龍頭上市公司順勢提價則迎來了“量價雙升”,並帶動業績上漲。

龍頭企業紛紛提價

榨菜龍頭涪陵榨菜日前公告稱,上調80g和88g榨菜主力9個單品到岸價格,提價幅度爲15%-17%不等。據瞭解,調味品龍頭海天味業也從今年1月起對醬油、蠔油、調味醬等大部分產品的出廠價和零售價進行了提價。

除“柴米油鹽醬醋茶”外,中藥材龍頭也掀起了提價高潮。近日,以痔瘡膏聞名的馬應龍宣佈,上調公司主導產品馬應龍麝香痔瘡膏供貨價格18%。去年11月,東阿阿膠宣佈重點產品東阿阿膠、複方阿膠漿和桃花姬阿膠糕出廠價分別上調14%、28%、25%。去年6月,片仔癀宣佈,主導產品市場零售價格將從460元/粒上調到500元/粒。

去年下半年以來,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股份等一線白酒更是掀起了集體提價高潮。五糧液繼去年兩次提價後,近日再次進行了提價,1618五糧液批發價不低於819元/瓶,零售價919元/瓶;“普五”商場供應價調整爲809元/瓶,零售價899元/瓶。

“去年下半年以來,很多大消費子行業的價格中樞都出現明顯的上移,去年9月景區門票的‘禁漲令’到期後,景區門票價格也出現了一輪集體提價高潮。今年以來,大消費龍頭上市公司再次掀起新一輪提價高潮,有望帶動整個行業價格中樞繼續上移。”北京某大型券商大消費行業研究員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成本推動消費拉動

大消費龍頭企業再次掀起提價高潮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最直接的便是人工、原材料等成本上漲。以包材成本爲例,去年8月份以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環保監管加強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紙業迎來漲價潮,造紙上市公司紛紛提價,並帶動了包裝箱等包材價格上漲。造紙上市公司近期再次抱團提價。

涪陵榨菜、馬應龍、片仔癀等大消費龍頭便把提價的直接原因歸結爲原材料、人工等成本的上漲。以涪陵榨菜爲例,長江證券指出,公司直接材料佔營業成本比例超過70%,包材佔比約10%-20%。其中,青菜頭作爲主要的原材料預計佔比約40%。除了包材成本上漲,據涪陵網信息,2017年以來,青菜頭價格同比上漲25%-30%。

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消費升級不斷加速,使得消費端對提價的消化能力大大加強。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2316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54286億元,增長8.1%。消費持續作爲國民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6%,較2015年提升4.7個百分點。

高端消費的崛起更是預示着消費升級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去年下半年以來,高端白酒、海蔘、阿膠、蟲草,甚至國際奢侈品牌的消費迎來全面復甦。在去年年初國新辦的發佈會上,商務部部長高虎城便表示,中高收入階層正在形成,這個階層不滿足於大衆化消費,中低端商品和服務難以滿足其消費需求。

此外,加大在產業鏈上的騰挪空間,也是很多消費品龍頭提價的重要原因。2006年以來,東阿阿膠進行了17次提價,與以前通常將提價歸因於原材料成本上漲不同,此次提價,東阿阿膠表示是“把毛驢當藥材養、從源頭構建產業生態系統的內在需求。”涪陵榨菜也表示,提價有“規範渠道價格,強化終端投入”的考慮。

“量”“價”博弈關係微妙

業內人士指出,在成本不斷上升的背景下,提價將直接形成對衝,有利於保持甚至提升產品的毛利率。以涪陵榨菜爲例,長江證券指出,在不考慮成本上漲的背景下,2016年7月提價以及本次提價對毛利率正向貢獻約5個百分點;在考慮青菜頭、包材成本上漲的背景下,成本上漲影響毛利率約5到7個百分點,提價基本覆蓋成本上漲。

相對於毛利率,由於提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產品的銷量,在“量”與“價”的博弈中,提價對於公司業績的影響更加微妙,也考驗着上市公司對於市場的把握和對提價策略的運用。在提價公告中,東阿阿膠、片仔癀等表示,“短期內價格的調整對公司業績產生的影響難以預計”。

東阿阿膠、片仔癀近十年來進行了十餘次提價,作爲獨家保護品種,這被市場解讀爲“價值迴歸”。以東阿阿膠爲例,2006年擔任東阿阿膠總裁後,秦玉峰便爲公司制定了“價值迴歸”戰略。此後,東阿阿膠迎來連續十年的提價週期,價格累計上漲超40倍,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也分別增長4.06倍和9.9倍。

如果消費端足夠強勁,“量價雙升”則有望形成雙贏,並帶動上市公司業績快速上漲。以高端白酒爲例,2012年底“八項規定”出臺以來,高端白酒經過“量價雙殺”的過程後,隨着“三公消費”的出清和大衆消費的崛起,高端白酒在去年重新迎來“量價雙升”的過程,帶動了相關上市公司業績與股價的雙雙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