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快評》澤倫斯基的前車之鑑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圖/推特@ZelenskyyUa)

俄烏衝突,關鍵因素就在於北約持續東擴,危及俄國邊境安全,倘若烏克蘭加入北約,北約在烏國境內部署導彈,俄國與北約的軍事緩衝地帶從此消失,國安防線形同虛設。烏克蘭加入北約議題,實爲俄烏戰爭的導火線。

戰火延燒兩週,戰爭優勢向俄國傾斜,歐美諸國開始思考協助烏克蘭建立流亡政府,接着,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他早已不要求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了! 三天後,歐盟峰會正式拒絕澤倫斯基讓烏克蘭快速通關的方式加入北約的請求,也不保證烏克蘭的會員資格。至此,烏克蘭加入北約之議,徹底幻滅,俄烏戰爭也回到了原點。只不過,烏國境內多處淪爲廢墟、屍橫遍野、200多萬難民,逃離家園,全球原物料和能源價格大幅波動,唯獨澤倫斯基在美國的億元存款和價值3000萬美元的豪宅,毫髮無傷。

俄烏交戰前,北約以烏克蘭戰略位置重要,各項承諾滿天飛。不料,俄軍入侵,北約對烏克蘭的安全保證誓言,全化爲泡沫。所謂軍援,不過是地面肉搏戰需要的鋼盔和防禦過期的火箭彈,連轉交波蘭提供的俄製軍機,美國都藉辭推託。強國盟邦的承諾,盡是鏡花水月。

有輿論認爲,臺灣戰略地位猶勝烏克蘭、全球供應鏈價值高過烏克蘭,所謂「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殆無可能,一旦臺海有事,美國及其印太聯盟各國定會信守承諾,協防颱灣。如今,既有澤倫斯基前車之鑑,蔡英文何妨藉機要求加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或是直接要求將臺灣納入美英澳AUKUS聯盟,最終測試中國大陸的反應、臺灣國防動員能力、以及美國協防颱灣、出兵援臺的可能性?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