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快評》疫苗採購 水很深很黑

行政院去年編列的115億疫苗採購預算,今年5月底,行政院再增編224.5億疫苗採購預算。去年採購的疫苗,到貨率低,被質疑採購內容不清不楚?(圖/本報資料照)

如果一切順利,預計到7月中旬爲止,臺灣實際到貨新冠疫苗將達702.26萬劑。其中,包括自購74.3萬劑AZ疫苗,經COVAX採購的60.96萬劑AZ疫苗,自購的80萬劑莫德納疫苗,日本兩次捐贈的237萬劑AZ疫苗,美國捐贈的250萬劑莫德納和嬌生疫苗。這700萬劑疫苗全數施打完畢,接種覆蓋率將到達20%。

然而,根據專家意見與各國疫苗接種經驗,需有6成民衆接種2劑才能達到羣體免疫的目標。也就是說,排除病毒變異所帶來的其他不確定因素,要想達到羣體免疫目標,臺灣至少還需要3500萬劑疫苗。

那麼,假設自購但尚未到貨的1760萬劑疫苗,以及鴻海及臺積電採購的1000萬劑BNT疫苗都能按時到貨,距離羣體免疫目標,尚缺800萬劑疫苗,不知這800萬劑缺口要用甚麼疫苗來補齊?坐待慈濟進口的500萬劑BNT?翹首工商協進會申請進口250萬劑?而因應Delta病毒需要接種第三劑的疫苗,又在哪裡?

行政院去年編列的115億疫苗採購預算,今年5月底,行政院再增編224.5億疫苗採購預算。去年採購的疫苗,到貨率低,採購內容不清不楚,今年迄今只聞民間組織捐贈疫苗,且立法院否決了「擴大采購WHO認證疫苗至4000萬劑」的提案,不知道新增224.5億的疫苗採購預算,將用於何處?而800萬劑疫苗缺口,真要將400萬民衆當白老鼠,進行全球最大規模的「免疫橋接臨牀試驗來補齊?

民進黨的疫苗採購,水很深,很黑。

※以上言論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