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快評》博明的嚇阻公式就是推銷軍火

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晉見蔡英文總統表示,烏克蘭爲臺灣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啓示,就是嚇阻遠比戰爭更有用。那麼,爲什麼烏克蘭無法有效嚇阻俄國發動戰爭呢?(圖/總統府提供)

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晉見蔡英文,胡言亂語表示,烏克蘭爲臺灣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啓示,就是嚇阻遠比戰爭更有用。

嚇阻遠比戰爭更有用?這是甚麼邏輯?是指能嚇阻,就不會發生戰爭嗎?那麼,爲什麼烏克蘭無法有效嚇阻俄國發動戰爭呢?

嚇阻,雙方軍事實力必須不相上下,勢均力敵;且雙方都握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遭受攻擊時都擁有反擊能力。按《全球火力》2022年全球軍力排名,烏克蘭排名23(居然還落後臺灣1名),遠遜於俄國的全球第2;兩國實力不對稱,根本無法嚇阻戰爭爆發。即使雙方實力相當,當一方感覺到它的核心利益遭受到明顯而立即的威脅時,另一方的嚇阻戰略,非但不能阻止戰爭,反而會加速戰爭的爆發。

蘇聯解體後,俄烏兩國很長一段時間相安無事,但是,當俄國感受到北約東擴,「立即而明顯地」威脅到它的核心利益,且美國和北約得寸進尺,澤倫斯基一味附和美國,戰爭就成了俄國的唯一選擇。

博明還「分享」了一個能夠保持臺灣有效嚇阻的公式。博明舉出的公式是=「能力乘以決心」。能力包括可負擔的、用於不對稱作戰的導彈、進行務實的訓練、擬定聰明的戰術,簡言之,是一大堆低成本的機動、分散、精準、致命的小武器。說穿了,博明此行的最終目的還是兜售軍火!所謂決心云云,就是要臺灣下定「決心」,繼續向美軍購,買多買滿、買不離手!

烏克蘭背靠北約,尚且不能嚇阻俄國入侵,戰爭爆發後,美國和北約盟國傾其所能,制裁俄國、供輸烏國軍備武器,仍無法嚇阻俄國終止戰爭、走上談判桌!如今,一批又一批的美國國安顧問和軍火商說客,穿梭太平洋東西岸,鼓吹以烏克蘭爲師,嚇阻對岸?欺我臺灣人無知耶?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