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曝光好聲音黑幕:五十萬到賬導師必轉身,難怪那英從不缺席

“未曾開言先轉腚,一把椅子五十萬。”

刀郎的歌詞和陳奕迅的一句話,直接把好聲音送上了風口浪尖,人們在感嘆“有錢能使磨推鬼”的同時,也爲這個紅極一時的節目怒其不爭。

曾經被譽爲業內最公平公正的清流節目,爲什麼會被腐蝕至此?

真相往往令人瞠目結舌

早就聽聞好聲音內幕的陳奕迅,在接到節目組的邀約後,不僅沒有直接拒絕,反而一口答應了下來。

對他來說百聞不如一見,真相到底如何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帶着這個疑問他來到了好聲音節目的錄製現場,在最開始的錄製中,陳奕迅沒有發現任何問題,無論是節目組還是其他導師,都對前來參賽的選手認真負責。

每一個晉級的選手都是導師們精挑細選出來的實力唱將,對於一些淘汰的選手,即便節目組會覺得比較惋惜,也會完全尊重導師們的決定。可一到盲選階段,陳奕迅就發現事情開始往不受控制的方向發展了。

秉承着寧缺毋濫的原則,陳奕迅對自己的每一次拍燈轉身都非常謹慎,遇到讓他非常糾結的選手時,他也會眉頭緊皺仔細思索,這個燈到底要不要拍,這個選手是不是真的能達到晉級的標準。

在一次盲選中,陳奕迅因爲遲遲沒有拍燈,被導演組用耳麥聯繫,一開始導演組還只是旁敲側擊的向他詢問這名歌手的演唱水平,在聽到陳奕迅“挺好的”回答之後,他們卻二話不說掛斷了耳麥。

對此陳奕迅雖然感到詫異,但也沒放在心上,然而沒過多久,一件令陳奕迅瞠目結舌的事情就發生了。

一個月後陳奕迅再次來到節目現場參加新一期的錄製,可當他背身盲選的時候他突然發現,在這些選手中有一個聲音似曾相識。

憑藉着對音色的敏銳嗅覺,陳奕迅幾乎是在一瞬間就聽出了這個嗓音的所有者,正是一個月前被他們淘汰的選手。

按照正常的規則,已經淘汰過的歌手根本沒辦法重新回到賽場繼續比賽,出於對節目組的信任,陳奕迅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對此事提出質疑。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原本對聲音要求極爲嚴苛的幾名導師,卻在這時一個接一個的轉身,對着這名明顯存在瑕疵的選手大吹特吹。

陳奕迅對此感到不可思議,幾個月下來的相處,陳奕迅非常清楚這幾位導師對“好聲音”的要求。

可現在呢?曾經因爲一個語氣不對就拒絕轉身的導師,如今卻對着這名被大家集體淘汰的選手青睞有加,這樣的行爲真的合理嗎?

還沒等陳奕迅想明白各中門道,節目組通過耳麥傳來的問話,就將他心中的疑惑解答了個十成十。

節目組先是用大家都轉了就他不轉身,回頭節目效果不好爲由催促他趕緊轉身,在發現這招不好使之後,就開始用“大老遠來一趟不容易”的說辭,企圖說服陳奕迅放低標準,儘可能融入大家。

面對近乎“道德綁架”的勸說,陳奕迅沒有就此妥協,畢竟身懷夢想的歌手絕非他一個,如果每個導師都因爲節目組被迫接受本不該晉級的選手,那這個舞臺還有什麼公平可言?

但事實證明陳奕迅還是太天真了,很快他就發現,讓不達標的選手晉級並不僅僅是節目組單方面的意願,一些導師也成爲了“殺死”選手們夢想的劊子手。

素人歌手的出路還是“富二代”們的遊戲?

每次討論好聲音的“相關內幕”時,導師那英都是被人們提及最多的角色,一方面是因爲她從開播以來,幾乎從來不缺席任何一季的錄製,在場上的一些誇張表現,也常常讓人們懷疑,她是不是真的知道一些“內幕”。

就拿早些年的姚貝娜落選事件來說,無論是在場的導師還是看直播的觀衆,都認爲憑藉姚貝娜的實力,絕對能夠輕鬆戰勝對手晉級決賽。

但在比賽當晚姚貝娜卻演唱了一首她並不擅長且難度極高的英文歌,她的對手卻演唱了一首爛大街的口水歌,稍微懂點兒樂理常識的人都知道,對手只要正常發揮就一定能晉級。

比賽結果一出,姚貝娜毫無意外被直接淘汰,原本大夥兒還在替姚貝娜感到惋惜,可在聽說這兩首歌都是那英爲選手選的後,網友們紛紛炸開了鍋。

凡是看過選秀節目的網友,都在諷刺那英這樣選歌,分明就是想讓姚貝娜輸掉比賽,畢竟以姚貝娜的個人實力,要想讓她“自然輸掉”比賽,只能採取這樣的方式。

經過這件事後,很多人都對好聲音的賽制產生了質疑,不過基於對專業歌手的信任,大家仍舊選擇爲這檔節目買單。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那英之後的操作更是令他們驚掉下巴,當週深第一次在好聲音的舞臺上亮相時,無數網友都覺得這一屆的冠軍肯定是沒跑了。

沒過多久,那英就在嗓音充滿特色的周深和沒那麼驚豔的李維之間,選擇了李維放棄了周深。

這樣的選擇不只是周深備受打擊,就連許多看比賽的觀衆都難以理解,再聯繫之前的姚貝娜事件,回過味兒來的觀衆紛紛開始炮轟節目組和導師那英,也是從這時開始,好聲音的公平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

特別是隨着最近刀郎新歌《羅剎海市》的發表,更是將節目組最後的遮羞布給扯了下來。

歌詞用一句“苟苟首當家的叉杆兒喚作馬戶,十里花場有渾名”,暗示了那英在節目中擁有的“一票否決權”,又用“她兩耳傍肩三孔鼻,未曾開言先轉腕”暗示節目組醜人多作怪,只要給錢就能引得導師轉身讚歎。

字字句句可謂是把節目組的內幕扒了個底兒朝天,人們在感嘆之餘也開始順着歌詞裡的線索,繼續尋找更多的內幕,不找不知道,隨着內容越扒越深人們發現,不只是陳奕迅爆出過好聲音的黑料,許多曾經參加過好聲音的導師,也非常不待見這個節目。

導師組隊“炮轟”節目組

身爲國內歌壇的傳奇人物,劉歡也曾是好聲音的常駐導師之一,然而沒過多久人們就發現,劉歡在參加了兩季之後就謝絕了節目組的邀請。

一開始人們都以爲他是在節目中和誰鬧了矛盾,所以纔不想去了,直到一次參加其他節目時,劉歡這才說出了婉拒邀約的真相。

對於劉歡來說,好聲音應該是一個發掘優秀歌手的節目,比賽的核心也應該圍繞歌手的個人實力展開,可真正錄製的時候劉歡卻發現,選手有故事,會賣慘會博人眼球,纔是判斷能否晉級的標準。

這樣的賽制令劉歡極度不滿,這就相當於告訴各位選手,不需要再花費時間和精力鑽研演唱技巧,提升歌唱水平,只要會賣慘會講故事,能夠爲節目組帶來更多的流量,誰就能在這個舞臺上站的更久。

大家本以爲這些手段都是節目組爲了後期流量準備的手段,可劉歡接下來的爆料讓大家意識到,原來這種不公平早在盲選階段就已經出現了。

按照劉歡老師本人所說,好聲音這個節目最開始吸引他的,就是盲選這個賽制,可是等到真正錄製的時候盲選可就不是盲選了。

關於這一點劉歡老師並沒有直接透露太多,細心的觀衆們只能從節目組混亂的剪輯中發掘出一點端倪,直到陳奕迅爆出盲選內幕後人們才恍然大悟。

原來被淘汰的人還可以靠鈔能力“奇蹟復活”,原來晉級名額是可以被拿來交易的,原來每一個選手走到哪一步,都是節目組事先準備好的劇本。

更讓人們厭惡的是,節目組完全不會考慮選手們的感受,也不會在意導師給出的意見。

在去年的節目中,向來好脾氣的李玟就被逼得在現場和工作人員大吵大鬧,聲嘶力竭的要求節目組給她一個合理的比賽規則。

不只是她自己,就連觀衆也想不明白,爲什麼一個88分的選手會被得分只有73分的選手淘汰,直到節目錄制結束,李玟和網友們都沒等到節目組的迴應。

更離譜的是,在李玟“大鬧”節目組後,好聲音的工作人員們表面上默不作聲,背地裡卻暗暗記恨上了李玟。

他們不僅暗地裡剪掉了大量李玟的鏡頭,甚至在總決賽的比賽現場上,公然要求腳傷嚴重的李玟獨自完成表演。

一個電視臺旗下的製作班底,在犯了錯後不僅毫無悔改之意,反而把勇敢提出問題的人當作典型,恨不得“除之而後快”,這樣的節目真的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事實上不止是劉歡李玟這樣的短期導師,就連錄製時間最長的導師汪峰,也曾在比賽中公然揭露過節目組的罪行。

身爲好聲音節目中導師羣體的骨幹,汪峰爲好聲音的付出無疑是最多的,節目沒有名氣的時候,是汪峰利用自身的影響力,拯救這個節目於水火之中。

可即便如此汪峰手下的學員也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在和庾澄慶手下的學員進行比拼時,明明雙方學員的差距並不大,但最後的結果卻是汪峰的學員慘敗。

結果出來的一瞬間,汪峰就意識到了事情並不簡單,心疼自己學員的汪峰在第一時間告訴他們,這一次他們並沒有輸在音樂上。

如此直白的話一下子點燃了網友們的怒火,一個用音樂比拼輸贏的節目,卻沒有輸在音樂上,那就說明是輸在了某些“不可告人”的內幕上。

汪峰不惜冒着違約的風險,也要把真相說出來,可見節目組的操作過分到了何種程度,他們爲什麼要這麼做?

好聲音還“好”嗎?

如今的好聲音已經走過了十幾個年頭,儘管在這些年裡這個節目向觀衆輸送了不少實力不凡的歌手,但這並不能掩蓋他們運作黑暗的事實。

節目在創辦初期,就是用“尋找最純粹聲音”當噱頭進行宣傳,那時候的觀衆和選手都以爲,這裡是一個不看外貌不看背景身份,只要有實力就能衝破一切阻礙摘下桂冠。

對於許多選手來說,這裡是讓他們相信公平的地方,可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檔節目卻在不知不覺中變味兒了。

給錢就能換導師一個轉身晉級的機會,給的越多走的就越遠,誰能創造更多的流量,無論這個人的實力到底怎麼樣,他能都保證有足夠的鏡頭,

節目組用實際行動告訴選手們,實力在絕對的資本面前一無是處,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曾經被好聲音淘汰的周深,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之後,帶着一首《大魚》震驚四座,成爲了演藝界風格獨一無二的歌手。

被“告知”註定無緣冠軍的毛不易,在伯樂薛之謙的努力下,憑藉着絕對實力,成爲了打敗資本的成功案例。

樁樁件件都在告訴我們,是金子總會發光。

一個競技類的綜藝節目,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做到公平公正,如果一味的追名逐利,用資本操控結果,選手導師們不買賬,觀衆更不會。

口碑壞掉了,再想挽救可就是亡羊補牢爲時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