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選擇性無能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就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開放境外旅客在臺灣轉機,民衆也覺得疫情真的已經趨緩,似乎可以比較安心的端午連假前夕,傳出了來臺灣唸書的日本女學生,在成田機場過海關受檢時,驗出了新冠病毒的陽性反應。原本例行記者會還說沒有新增案例,下午馬上又召開了一場緊急記者會,陳時中並針對這位無症狀但呈陽性反應的日籍女學生個案表示,不排除臺灣其實早就已經陷入「社區感染的情況」。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這次這個明明無症狀的女學生之所以會被日本發現再通報臺灣,就是因爲日本邊境檢疫是對所有入境者都會採檢,所以才能驗到這個個案。

對比臺灣,雖然我們國內的疫情表面上看起來都控制得還不錯,但事實就是因爲臺灣從來沒有針對全國民衆進行過普篩,所以到底有沒有漏網之魚、是不是早就已經出現本土社區感染,其實沒人敢說。

早在當初冰島全國普篩,結果驗出有5成的人口呈現陽性的消息傳出之後,臺灣就曾經出現過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普篩的聲音。陳時中當時還以浪費錢又沒成效爲由,排除了臺灣需要進行普篩的選項。結果現在就傳出這位日籍女學生的案例,更讓民衆擔心是不是新冠病毒早就已經進到社區,而且在沒有注意到的地方默默傳播?

這也難怪民衆明明都覺得自己的疫情控管做得不錯,但爲何包括日本在內的各國在初步解封要實施「旅遊泡泡」的時候,遲遲都沒有讓臺灣加入。搞不好臺灣潛在的病毒傳染力,比想像中還要嚴重。

至於爲什麼到現在還是不普篩,除了可能真的所費不貲而且檢測方法不純熟,可能有僞陰性、僞陽性的錯誤警報這類現實考量之外,或許背後更根本的心態是行政單位的一種「選擇性無能」。因爲就像美國總統川普前幾日在他睽違已久的造勢大會上對支持者說的,普篩是一把雙面刃,「篩檢的人數越多,就會發現越多的確診案例」,所以他覺得美國應該「放慢速度」。聽到川普這樣說其實蠻好笑的,因爲他的意思就是他一點也不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染上新冠病毒。

如果那些人本來就沒有症狀,或是他們不覺得自己得的是新冠肺炎所以沒去篩檢,那就算了啊!如果要政府自己主動普篩把這些人找出來,不是自己沒事找事嗎?尤其是當行政單位知道了疫情其實還很嚴重,後續本來已經排定好的解封計劃勢必又要更改,民衆可能也會憂心忡忡,甚至覺得政府怎麼都沒有好好處理。於是,這時候主事者的心態就陷入了一種寧願什麼都不知道,反正沒看見問題就等於沒問題,也就不用負責的「選擇性無能」狀態。

原本端午連假一開始,陳時中還想說疫情已經減緩了,要讓之前陳其邁搞的1968App 趕快下架,結果現在又爆出這個可能會是一個本土疫情不定時大炸彈的本土案例,陳時中就不能再「選擇性無能」了吧?

(作者爲口譯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