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落選 凸顯民衆不認同防疫表現

九合一大選26日晚間開票後,臺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中)表示是自己的努力不夠,感謝選民的支持。(姚志平攝)

前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初嘗投身選舉後的首敗,這場敗戰不僅凸顯陳時中個人選舉經驗的不足,同時也顯示臺北市民對過去三年蔡政府的防疫表現,給出了不及格的分數。

細數陳時中過去擔任防疫指揮官的表現,可說是爭議連連,例如新冠疫情剛爆發,當時武漢封城,我國雖派出包機前往接回多名臺商及眷屬,卻始終拒絕陸配子女入境,衍伸出不必要的「小明爭議」,而製造出這樣的族羣對立,是陳時中不被市民信任的第一個轉捩點。

疫情第二年,Delta變異株在世界橫行,2021年5月間,桃園機場羣聚事件擴大,當時作爲防疫旅館的諾富特飯店因分艙分流未落實,加上指揮中心敲定機組員居家檢疫措施改爲3+11,讓疫情擴及臺北市的萬華地區,但後續以陳時中爲首的指揮中心、衛福部拒絕承認是因開放3+11導致疫情擴散,反而指稱萬華是疫情的破口,直接激怒臺北人的敏感神經。

在萬華疫情爆發後,國內疫情正式開始蔓延,但當時國內疫苗仍無法到位,關鍵在於陳時中拒絕臺灣東洋董事長林全於2020年10月取得的BNT疫苗代理,如當時即順利完成簽約,我國早有BNT疫苗能夠接種,萬華疫情也不會來的又急又猛,影響百姓生計。

除未積極採購足量疫苗之外,面對國產疫苗高端,指揮中心更是一路開綠燈,不但在沒有三期臨牀試驗的情況下就核發緊急使用授權(EUA),還無法說服國際社會認可其安全、有效性,讓接種高端的國人前往美、日等國必須補打他廠疫苗,此外,高端疫苗的採購價格被衛福部封存30年等爭議,陳時中至今始未能說清,而這次落敗,也顯示民衆對黑箱過程感到反感。

爲撕掉外界擋疫苗的標籤,陳時中選前還與衛福部長薛瑞元搬出「疫苗掮客論」一搭一唱,但始終說不清掮客究竟是誰?而陳時中這最後出招,顯然也無力迴天,從選舉結果也可看出,指揮中心過去用政治凌駕防疫的惡習,最終仍遭人民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