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貴將書藝與禪機涵融一體

陳明貴,《藐姑射山之鬆》,水墨,2023年。(陳明貴提供)

陳明貴,《秋嚴高隱》,水墨,2023年。(陳明貴提供)

歲末寒冬之際,喜迎當代書畫大家陳明貴生命中第30次的個人書畫展「善時而歷」。書畫名家蕭一凡博士曾評論,他總是能揚起尼采不合時宜式的旗幟,對當代現象展開批判,針對傳統尚未到位的批判,以及現代主義中那些不夠味道的批判。中華文物教育館楊謝能館長認爲陳明貴深知流行的潮水來得快去得更快,能守住的不說是龍鳳翰彩光耀書史的廟堂之氣,至少是或沉穩古雅或妙盡毫端的文人之氣,而絕非神通廣大驚世駭俗的江湖市儈氣。此評完美的詮釋陳明貴創作風格的雋永通達及充滿魅力的人格特質。

古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從陳明貴斷然地離開穩定的教職,投身於文人山水職業畫家,這條有如人生豪賭般踽踽獨行於世之路,倏忽整整三十個年頭。他說,好的人生急不得。如一年生的樹只能做柴火,百年生的樹纔有機會成棟樑,故要養生積厚,個人的命運,當藏在他的堅持中。的確,一個人能走多遠靠的是眼光,一件事能做多久靠的是堅持,就是這股努力不懈的堅持與耐的住寂寞,終成文人山水畫一代宗師。

畫鬆是其立身畫壇標誌

蕭一凡說,陳明貴自身雖有過人的魄力及天分,後天的機緣也對他助益頗深,如跟隨當代書畫名家陶晴山、周澄修習江派文人山水畫境近十載,後受教於張光賓、戴蘭村與汪中等前輩大師提點多年,造就其深厚的傳統韻味及辨識度極高的創作意境。

本次展覽的扛鼎之作《藐姑射山之鬆》,以奇崛粗礪的綿延怪石奇山爲底,主調是極度扭曲變形又誇大磅礡的巨鬆,令人訝異的是其鬆恣肆豪宕,奇態百出,在變幻無窮又結構緊迫的佈局,仍能感受出強大、豐富的生命力。楊謝能則撰文指出,陳明貴夢鬆愛鬆寫鬆,其《藐姑射山之鬆》可謂「孤鬆出羣峭,伸手欲遮天。白雲來相問,擾我夢清閒」,乃真逍遙也。他提及,陳明貴的書畫何以能雋永?因爲筆墨需要生活,生活需要萌養,美好的元素不能解構。陳明貴自許「半聾半啞清閒客,無鎖無枷自在人。」他不玩障目、不負初心,不僅成就自己,也定位自己。

「善時而歷」將於12月16日至31日假臺北孟焦畫坊盛大展出,陳明貴的書畫作品,就靜靜地在那兒熠熠生暉,邀您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