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經:國產操作系統需儘快啓動生態

最近,一些已經用上國產桌面操作系統的用戶在網絡上分享使用感受,引起關注。除了給予國產操作系統肯定與鼓勵外,大家也分享了一些在日常辦公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毋庸諱言,用於個人電腦的國產操作系統基本都基於Linux開源代碼改造的版本,這是正確的選擇,就連手機操作系統也有Linux內核,不用開源系統纔是費力又不實用。從開源Linux做起,一些國內中小企業就有能力推出操作系統。

能夠在個人電腦上安裝的Linux系統,本身也在大幅進步。Ubuntu、CentOS等Linux圖形界面系統在業界非常流行,廣泛應用於嵌入式開發、機器學習等領域。國際上各類Linux系統的社區維護升級形成體系,大量專業用戶在積極使用、提出改善需求,有維護組織不斷升級版本,良性循環的生態已經建立。只是這些系統面向的主要還是軟件開發人員,功能強大但並非“傻瓜化”,有專業門檻。主要使用場景也是專業化的,不是爲了“全面取代”Windows。Linux系統生態是“專業對專業”,充斥着大量精細的命令行操作,與Windows生態“所見即所得,業餘也易用”的特點有所區別。

我國系統軟件的開發能力並不弱,完全有能力推出好用的國產Linux操作系統。目前推出的版本,並非具備實力的大公司出手,而大多是小規模的試水之作。用戶羣體也未成體系。專業人員會直接用原生的Linux版本,試點部門中真正重度使用國產系統的一般用戶人數並不多,進行國產系統維護的公司,精通系統底層的開發人員也不多,與國際Linux組織的水平有差距。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當中出現一些問題在所難免,部分需求也難以得到快速反饋。

更關鍵的是,光有操作系統開發人員還不夠,國產操作系統需要有軟件生態,需要有第三方軟件開發商針對性開發提升體驗,目前國產操作系統用戶還不多,版本也有些散亂,應用開發商尚無足夠積極性來提升程序體驗。如果國產操作系統的用戶規模到了一定數量,平臺價值就會出現,應用開發商自然會來解決問題。但在國產操作系統變成熱門生態之前,還是需要各方努力實現“冷啓動”,出於戰略考慮主動幫扶,逐漸改善體驗、增加用戶人數。

在用戶較少、抱怨較多的階段,需要的是堅持信念,認真維護升級。國產操作系統直接無保護參與市場競爭,會被市場潮流吞沒。正因爲如此,才需要組織一些職能部門逆着市場選擇,不斷試錯。

中國有條件爲國產操作系統組織起較大規模的試用羣體,初步具備條件找準方向之後,也可以做工作導入重要的第三方開發商,對一些高頻應用進行戰略性的改善開發。可以說,需要的協調工作多,技術難度反而不是太高。

中國市場規模大、政府組織有力,最有能力成功啓動“國產生態”。操作系統的生態要求更爲複雜,但在摸索之後並不難找到方向,國產系統市場份額取得實質突破只是時間問題。(作者是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