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沖:正視加密貨幣的階級鬥爭意涵

行政院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指出,「能想像嗎?在疫情之中,竟有一場五萬人的集會。就是六月五日剛在邁阿密結束的Bitcoin 2021大會統治者,全世界的統治者,都應該正視加密貨幣發展,避免新階級鬥爭,力求世代融合。」

數位貨幣,發展至今,大概可分爲三種,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穩定幣(Stable coin)、還有CBDC(央行法幣)。其中,最熱議也最吸睛的,當推加密貨幣中的比特幣。

陳沖指出,「2014年我在一場演講提到,2012/1/15美國法庭影集演出一集Bitcoin for dummies,一羣律師事務所內討論Bitcoin的法律性質結論認爲這玩意類似commodity。我當時在演講分享的看法是,比特幣不是貨幣,更不是法幣(Fiat),充其量只是投資工具。只要參與者信心,前仆後繼,熱度就會維持;一但信心崩解,無人接手,也就煙消雲散。」

轉眼間,比特幣問世迄今十二年,價格起伏甚大,說不上unit of account,也談不上store of value,但市場價值已在2兆美元上下,漸成氣候。而他與年輕朋友幣圈人士談論時,對這項沒有intrinsic value的資產,好奇爲何如此風靡?新世代總認爲他們在舊世代的金融遊戲中,沒有角色財富大餅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新世代渴望自己的舞臺,希望有翻身的機會,而數位落差是一個機會,可以擺脫石器時代前輩自創一片樂園感覺上,一個新形態的階級鬥爭,或者說,階級鬥爭的心理,漸漸成形

1818年馬克思恩格斯共同發佈共產黨宣言時,曾說「人類現有的歷史,就是一部階級鬥爭的歷史」。最近一期的經濟學人,有一段話:「加密小子確信,區塊鏈金融纔是未來,是法幣終將勢微的避難所」。無巧不巧,最近一年,國內財經媒體採訪幣圈人士,這些新金融家恰有同樣的觀點,對他們可以掌握的未來金融,滿懷憧憬。尤其看到現實世界不斷QE,憂心之餘,對去中心化的新金融自會另有期待。

陳沖指出,但傳統金融圈,對這種欠缺intrinsic value 的工具,沒啥信心。BIS總裁曾說「比特幣是泡沫龐氏騙局以及環境災難綜合體」,各國央行都不看好,甚至不到十天前,在Bicoin2021大會前夕,英格蘭銀行總裁Andrew Bailey才說I’m skeptical about crypto assets, frankly, because they are dangerous。話是不錯,但有一天,年輕世代逐漸接手這個世界,屆時如果比特幣或類似工具,還是炙手可熱,法幣(或CBDC)與加密貨幣,如何重新定位,實在難以想像

陳沖指出,上期經濟學人的文章,附有插圖,其中畫有兩隻恐龍,長脖子是dollar sign,旁邊從天而降的隕石寫了個斗大的B字,留給讀者一些想像的空間。石器時代的金融人,高喊Welcome to the Jurassic Park時,也要想想數位時代發展的方向,避免種下階級鬥爭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