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城海口港植樹 剷除銀合歡

屏東縣政府與屏東林管處合作移除銀合歡,期盼恢復恆春半島原有的熱帶季風林風貌。(屏縣府提供/林和生屏東傳真)

屏東林管處與屏東縣政府27日於車城海口港合作舉辦植樹活動,邀請近200位民衆合力種下蓮葉桐、黃心柿、瓊崖海棠、穗花棋盤腳等臺灣原生種苗木外,現場並剷除許多外來種銀合歡,期盼恢復恆春半島原有的熱帶季風林風貌。

屏縣府農業處長鄭永裕指出,全球面臨氣候暖化,透過植樹降溫成爲重要課題,近來政府在恆春半島積極移除銀合歡等外來入侵植物,並種回原生種苗木,希望這些曾被入侵植物佔據的土地能恢復原本生態樣貌,透過種植本地原生樹種,來維持生物多樣性。

屏東林管處長楊瑞芬表示,銀合歡入侵對恆春半島生物多樣性確實造成極大影響,林管處結合相關單位從2015年至2021年,累積移除銀合歡並新植原生樹種面積已達953.5公頃,等於減少9300公噸的碳;2021年10月底開始,更以全面剷除方式,加強臺1線及臺26線公路兩側銀合歡剷除工作,共移除52.9公頃銀合歡。

出身屏南地區的國民黨立委廖婉汝認爲,銀合歡入侵已是全臺共同問題,它繁殖快且具毒性,是不好的林相,除積極在立法院爭取經費讓各機關進行移除工作外,也希望民衆一起加入剷除行列,將房屋、田園周邊銀合歡移除,爲永續生活環境留下美好淨土。

鄭永裕表示,今年植樹月標語「森活的碳循」,是以森林及樹木的「碳吸存」功能爲主題,透過植樹、適當伐木、再植樹的循環,吸收更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砍下木材也可應用於生活中,製成各種建材、傢俱、文創精品等,延長碳被儲存固定於木材中的時間,達成「減碳」目標,進而延緩氣候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