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大陸資訊戰 對臺灣民主的輕蔑

(示意圖/達志影像)

在上屆(2018年)地方選舉日的前兩週,自由時報集團旗下的英文報系《臺北時報》出現了一篇文章,其中引用了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官員的話,強調來自中國的金援可能操縱着臺灣的選舉:「中國政府疑似透過數個犯罪集團與其渠道,向臺灣某些親中的政黨與團體提供約新臺幣350億元(約11.3億美元)的政治宣傳金,以影響臺灣的九合一選舉結果。」

近日聯繫相關單位,詢問此文所載之金額是否屬實。然而調查局、警政署都說沒有這項情資,《臺北時報》純系揣測之詞。而這段揣測卻迅速成爲了許多知名外國學者、智庫在論述臺灣政治、兩岸關係以及中國資訊戰等相關議題上趨之若鶩引用的金句。

隨着11月26日地方選舉的到來,國際報章之間再度見到不少海外專家與學者提到中共以資訊戰手法介入臺灣的選舉。如果國民黨勝出,我們亦可預見會有人將此結果歸咎於中國對臺的資訊作戰與宣傳操弄影響了選票。

筆者認爲這對臺灣的民主近程是一種輕蔑的推論,因爲此說法不但未能提出證明中國資訊戰操作如何帶動、影響臺灣選民投票的實際步驟與證據來防止其所造成的影響,也忽略一個現實要素:觀看2018年地方選舉的投票結果,與其說是中國資訊戰,更可能是因爲當時臺灣選民並不想把票投給民進黨或其候選人。

另外還有一個需要考慮的事實是,在2018年11月地方選舉民進黨大敗後,2020年1月總統與立委選舉中民進黨卻壓倒性勝出了。中國既然在2018年使用了資訊戰操作檯灣選舉結果,卻爲何未在2020年同樣進行此項操作?難道短短時間之內,他們的資訊戰功力已弱化?

出於好奇,筆者以「臺幣350億」爲關鍵字搜尋了2018年11月地方選舉前的相關新聞。搜出的兩筆新聞如下:

一、2018年7月16日,《天下雜誌》報導,根據2014年地方選舉的數據,估計候選人的地方選舉總支出爲新臺幣348億元。假設此數據屬實,那麼《臺北時報》這篇文章所指,中共在臺注入的新臺幣350億元的選舉開支,在整場地方選舉的比例上根本超過了100%,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外,這筆鉅款也不可能逃過臺灣當局的注意。事實上在2018年選舉期間,因違反政治獻金法規所被起訴案例,例如愛國同心會成員張秀葉等人,被控涉及違法的金額跟這350億天差地遠。

二、2018年10月24日《鏡週刊》的一篇報導,其中提到,據警方估計,2018年地方選舉的地下賭盤下注的總金額上看臺幣350億元,儘管絕大多數是由臺灣人下注,其中仍不乏來自中國的賭金。當然,基於這樣說來自中國的資金因而參與了臺灣的選舉不失邏輯,但要直接將之歸結這全臺累計起來的全數賭金是來自中共操縱檯灣選舉的資金,未免過於牽強。

筆者已預見可能有讀者會反駁,確實有種種跡象指出中國在臺灣散佈假消息,相對之下,指出中國花費臺幣350億來干涉臺灣選舉,無論數字正確與否,是臺灣所能做出的一種策略上的反擊。或許也有不少民衆會認爲臺灣應該要與「抗中保臺」的外國智庫保持友好的關係,不要直接指正他們比較好;又或者也有人說,因爲《中國時報》被抹紅,此文不值一讀。

對臺灣而言,中國針對臺灣的資訊戰可能造成國家安全威脅,但來自臺灣內外、針對中國資訊戰所製造出的不實訊息,對於臺灣的安全加不了分,可能只會讓某些政客在炒作此議題時或學者在撰寫此議題上加分罷了。(作者爲美國共和黨前亞太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