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萌浮游海蔘 臺灣海域首度發現

勵進研究船ROV在「魔王煙囪」進行採樣作業,巧遇首度在臺灣海域現蹤的浮游海蔘。(國研院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繼2019年在臺灣東北海域首度發現海底黑煙囪「魔王煙囪」與「女巫隆堆」後,國家實驗研究院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勵進研究船日前再度尋獲新的海底黑煙囪「鬼馬煙囪」,更在二度造訪「魔王煙囪」時,意外拍攝到活躍於深淵帶的浮游海蔘「Enypniastes eximia」,這也是被喻爲「深淵萌主」的浮游海蔘,首度被觀測到現蹤我國海域。

海底黑煙囪被列爲20世紀海洋科學重要發現,並有科學家提出海底黑煙囪是地球原始生命起源理論。勵進研究船在2019年到東北海域探尋,研究團隊與國研院海洋中心合作操控水下遙控載具(ROV),潛到1375公尺深處採集礦石樣本,從黑煙囪樣貌與熱泉生物羣落等影像,證實東北海域潛藏多種金屬礦產。

國研院海洋中心主任王兆璋指出,不同於陸地利用GPS定位,無線電波無法穿透海底,只能利用聲波定位,定位系統若不夠精確,ROV在海底的相對位置就會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很難在暗無天日的茫茫深海尋訪高度僅有幾公尺的「魔王煙囪」;也不會在探測「魔王煙囪」過程,意外拍到深棕紅色「萌生物」亂入作業區。

ROV觀測影像經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研究員何宣慶鑑別,確定裙襬飛舞的「萌生物」是首度現蹤臺灣海域的浮游海蔘。何宣慶表示,浮游海蔘卻會利用冠部皺摺扭動身體,往上彈跳並隨着洋流漂游,是全球目前僅見的漂游型海蔘,1882年首度在秘魯被發現並命名爲「Enypniastes eximia」。維基百科登錄的觀測報告僅有11次,臺灣則是第1次拍到,而且非常清晰。

何宣慶分析,從功能生態學觀點,科學家對浮游海蔘的身體構造都很好奇,爲什麼會背離所有海蔘的習性,演化出獨特的漂流習性和游泳行爲,這樣的演化肯定是爲了適應深海環境,如果能夠解開相關演化機制,很可能找到人類因應氣候變遷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