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未來食物」入菜擄獲味蕾 王宏恩樂當代言人

卡那歲工作坊推出油芒全餐,包含油芒沙拉、油芒燉飯、油芒手卷等多元化料理。(蕭嘉蕙攝)

金曲歌王王宏恩(右)品嚐油芒料理,開動前不忘先拍美食照。(蕭嘉蕙攝)

臺灣特有種穀物「油芒」也是原住民布農族傳統作物,外型似芒草,穀粒外層包覆細毛,富含營養成分,又被譽爲「超級未來食物」,原民餐飲業者邱智偉推出油芒全餐,傳承食育文化,金曲歌王王宏恩一嘗成主顧,樂當代言人,喊話「吃祖先的食物」。

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族青年邱智偉與妻子全曉玉成立「卡那歲工作坊」,透過共耕、共食、共享推廣佈農族文化,其中以「油芒」作爲代表性穀類食材,利用蒸、煮、燉、炸等手法,製作油芒沙拉、油芒燉飯、油芒手卷等多元化料理,不僅成功擄獲遊客味蕾,出身在地的金曲歌王王宏恩也自願免費當代言人,力薦家鄉好物。

王宏恩表示,文化必須從生活紮根,一旦與食衣住行脫節,就會顯得貌合神離,樂見自己生長的部落願意投入復耕,「跟着祖先吃一樣的食物」。

邱智偉提到,油芒是布農族人「記憶的味道」,他希望透過料理找回記憶,也鼓勵下一代能吃傳統穀類作物。

全曉玉說,油芒入菜具多元性,油炸過後口感酥脆,可搭配鹹甜食料理,布農族則習慣做爲主食,可單吃或與白米混合煮。

臺灣「油芒」一度因飲食西化、經濟價值低等因素瀕臨絕跡,延平鄉布農族父子邱貴春、邱曉徵投入覆育,10年有成,耕作面積達1.2公頃,產量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