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綠水青山 生態旅遊釋放“假日經濟”新動能

(原標題:徜徉綠水青山 生態旅遊釋放“假日經濟”新動能)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五一”假期期間,不少遊客選擇徜徉在奇秀動人的綠水青山之間,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旖旎風光。在熱帶雨林中“洗肺”,在特色鄉村中放鬆、在蓊鬱林間穿行……假日期間,旅遊經營主體針對雨林遊、鄉村遊等推出多項生態旅遊產品,爲人們的假日生活提供更多選擇。

今年5月1日,總長約251公里的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正式啓動運營。風景道集中展示了武夷山國家公園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自然景觀,以及朱子文化、茶文化、閩越文化、建盞建本、宋慈文化等人文景觀。

“風景道帶動了村裡民宿的發展,我們家的房間已經全部訂滿了。”南源嶺村玉輝兵旅民宿老闆陳謹輝說。作爲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沿線的村莊,南源嶺共有民宿180家,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業界專家認爲,這條風景道將擴大武夷山的旅遊市場半徑,進一步釋放武夷山作爲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和首批國家公園所在地的溢出優勢,形成大武夷市域內互送互推互補的格局;聯動周邊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所在地,構建互聯互通的旅遊共同體,打通區域旅遊內循環。

據瞭解,今年“五一”假期,2024年首屆海南瓊中“雨林穿越”汽摩系列賽第一季活動、2024海南瓊中熱帶雨林山地自行車挑戰賽等活動也將陸續走進熱帶雨林,爲原生態的山水注入源源不絕的鮮活動力。

海南省鄉村度假旅遊協會秘書長黃文斌表示:“海南的鄉村旅遊資源豐富多樣,這個假期,各個鄉村旅遊點通過舉辦各種活動和推廣鄉村旅遊線路,讓更多的遊客瞭解和喜愛海南的風土人情。”

“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到處都是旅遊的人們,旅遊承載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旅遊已經成爲人民羣衆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節假日是觀察旅遊經濟運行和旅遊市場繁榮的重要窗口期。”

今年“五一”假期,羣衆出行熱情濃厚。交通運輸部公佈數據顯示,5月1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31574.2萬人次,環比增長54.7%,比2019年同期增長30.3%,比2023年同期增長16%。5月1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2069.3萬人次,創單日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5月2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700萬人次,計劃加開旅客列車1094列。

從國家公園到鄉村旅遊,生態旅遊成爲不少遊客的選擇——甘肅武威爲遊客規劃的三條生態觀光旅遊線路,涵蓋水庫、生態文化旅遊區、溼地公園、植物園等多個地點。山東東營主打“生態東營”,攬翠湖旅遊度假區、紅灘溼地、採摘園等地滿足遊客們對大自然的嚮往。伴隨着2024秦嶺生態文化旅遊節開幕,在陝西商洛牛背樑國家森林公園、終南山寨、柞水溶洞、金絲峽等各大景區,衆多遊客前來“打卡”。

日前,國務院發佈《關於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在嚴格保護的基礎上,依法依規合理利用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沙漠公園、地質公園等自然生態資源,積極開發森林康養、生態觀光、自然教育等生態旅遊產品。

近年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積極探索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的有效途徑。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編制實施《王下鄉生態旅遊發展規劃》,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時,鄉轄區內森林覆蓋率提高至98.5%。

“森林是水庫、糧庫、錢庫,更是碳庫。我們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促進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共贏。”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武夷山國家公園探索出“茶—林”“茶—草”等模式,引導廣大茶農開展生態茶園改造—由國家公園免費提供苗木,鼓勵套種楠木、紅豆杉、銀杏等珍貴樹種,並根據不同季節見縫插針地套種紫雲英、大豆、油菜花等綠肥,同時輔以綠色防控技術,豐富茶園生物多樣性,有效維護茶園生態平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茶葉品質。

“到2035年,中國將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總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國家公園的首要任務是實施嚴格的保護措施,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維護國家的整體利益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長遠利益。”國務院參事葛劍平接受採訪時表示,“必須以高效能、高質量爲基本要求,突破了傳統的管理和保護方式,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爲特徵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科學的管理和監測體系,對傳統保護方式進行改造升級,實現感知、互聯和智慧化管理。”

“高質量推動國家公園建設,不僅有助於保持生態系統完整性、原真性、持續性,保護生物多樣性,提升地區生態環境質量,而且能夠提供優質的生態產品,發展生態旅遊,從而帶動地區經濟增長並提升人民福祉,實現‘生態共富’。”雲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賈振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