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銀行迴應市場關注:資產質量穩中向好趨勢不變,繼續把“穩息差”放在突出重要位置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家俊輝 廣州報道

成功躋身“萬億城商行俱樂部”後,長沙銀行未來的發展備受市場關注。

日前,長沙銀行召開了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圍繞資產質量、淨息差管理、發展戰略等問題進行了說明。

根據2023年報和2024年一季度報告,截至今年3月末,長沙銀行資產總額達到10613.03億元,較年初增長4.05%。2023年全年實現營收248.03億元,同比增長8.46%;歸母淨利潤74.63億元,同比增長9.57%。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5.61億元,同比增長7.89%;歸母淨利潤20.93億元,同比增長5.75%。

在資產規模擴張、經營表現穩健的同時,長沙銀行的資產質量保持穩定,但關注率和不良生成率等指標有擡升趨勢。數據顯示,該行 2023年末和今年一季度末的不良率均爲1.15%。但2023年末,關注類貸款餘額88.68億元,關注類貸款率1.82%,較上年末上升0.34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末,關注類貸款率1.99%,較上年末上升0.17個百分點。

對此,長沙銀行方面表示,關注率出現小幅擡升,主要是由於其嚴格落實監管分類新規要求,主動開展更爲審慎的風險分類,從嚴認定潛在風險並納入關注類貸款管理,促進風險早發現、早化解、早處置。不良生成率 2023 年爲 1.31%,較 2022 年上升 0.04 個百分點;但今年一季度不良生成率爲 0.25%,較去年同期下降 0.02 個百分點,不良生成得到有效控制,呈現向好趨勢。

長沙銀行也坦言,在當前經濟政策環境下,該行資產質量管控還是面臨一定的壓力。一方面,經濟緩慢復甦背景下,部分小微企業和個人客戶還款能力尚未完全恢復,個人消費貸、信用卡類業務風險面臨壓力;另一方面,產業結構持續調整,如部分傳統批發零售業、中低端製造業客戶持續面臨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產能過剩、新興業態衝擊等壓力,處在新舊更替轉型升級的陣痛期,該類行業風險隱患仍相對較高。不過,長沙銀行指出,隨着企業經營持續改善、市場活躍度不斷提升、宏觀經濟環境逐步回暖,該行資產質量穩中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資產質量之外,持續收窄的淨息差已經成爲銀行業普遍面臨的難題。數據顯示,2023年長沙銀行淨息差爲2.31%,同比下降0.10個百分點,但依舊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在業績說明會上,長沙銀行表示,今年息差仍有下行的壓力。資產端,一是貸款重定價,2023年6月和8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兩次下調,再疊加按揭存量利率調整,去年僅影響一個季度,今年將會影響一整年;二是面臨市場競爭,新發價格持續下行的壓力,今年2月,5年期LPR下調25個基點,是LPR改革以來的最大降幅。負債端,一是同業負債下行幅度偏窄,近兩年流動性寬裕的背景下同業負債貢獻較大,一季度新發行同業存單發行成本回落,預計後續同業負債付息率會出現邊際下行,但考慮到貨幣政策空間相對有限,後續下行幅度預計偏窄;二是存款定期化、長期化,儘管去年和今年多次下調掛牌利率,但受存款定期化、長期化影響,活期佔比持續下降,存款付息率下行幅度偏窄。

爲了更好地應對淨息差收窄的壓力,長沙銀行表示,今年要繼續把“穩息差”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以“調結構,精定價”爲主線,堅持做好量價平衡,努力做到量適價好。重點調優資產負債配置,精細存貸差異化定價,從資產端、負債端兩端來共同發力。

值得一提的是,萬億規模之上,長沙銀行開啓了新十年戰略和新三年規劃。該行表示,未來將錨定新十年戰略和新三年規劃,走好“本土化、輕型化、數字化、場景化”轉型路徑,聚焦“縣域金融、新型政務、財富管理、普惠金融、產業金融、科技金融、零碳金融、金融投資”八大重點業務板塊,把戰略的路線圖轉化爲發展的實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