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外銷訂單不如預期 分析師:短期科技業展望謹慎以待

渣打銀分析,外銷訂單與前月相比也下跌13.5%,是繼11月與10月相比下跌4.2%後進一步下滑,海外資訊通信產品訂單則較前月下跌24.2%(11月與前月相比下跌7.4%)。

資訊通信產品訂單數據呈現疲軟,逆轉11月比去年同期成長10%的態勢,在12月出現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5.3%的疲態,顯見年終節日銷售需求而衍生的加急訂單並未有助益。

這也與海關出口數據形成鮮明對比。12月資訊通信產品外銷較前月成長7.9%(較去年同期則成長了 60.6%),進一步驗證我們的觀點,海外買家/品牌供應商的態度仍然謹慎,尚未開始考慮在節後積極重建庫存。

海外訂單和海關出口數據之間的巨大差異也同樣出現在美國和歐洲的統計資料上。12月來自美國的海外訂單較前月相比下跌14.5%,與去年同期相比也下滑21.6%,而同月海關出口數據則與前個月相比成長8.5%、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49%。同樣,來自歐洲的海外訂單較11月相比下跌17.8%(較去年同期相比則下跌39%),但同期海關出口數據則較前月相比成長了20.4%(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6%)。

海關出口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強勁反彈11.7%)和海外訂單(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6%)的顯著差異,可能說明臺灣科技(資訊通訊產品)生產商選擇以滿足訂單交付的低庫存模式營運,也代表科技製造業調整庫存的週期即將進入尾聲,無疑對高度倚賴科技業的經濟結構帶好消息。

此外,這也代表我們期待中國消費者能在農曆春節假期之前再進一步推升需求,否則,依舊疲軟的海外訂單數據,讓我們對短期臺灣科技業的展望必須謹慎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