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獲金馬終身成就獎 攝影家張照堂離世 享年81歲
張照堂於2018年高雄攝影節前親自確認照片、輸出等細節。(鄧博仁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創作橫跨電影、電視、紀錄片、實驗電影與靜態攝影等視覺藝術,知名藝術家張照堂家屬證實,於2日晚上11點逝世,享年81歲。《攝影之聲》雜誌於臉書上代爲公告了此消息。
張照堂於1943年生於臺北板橋,初中時因爲哥哥借他一臺相機,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高中時期參加攝影社,隨擔任指導老師的攝影家鄭桑溪拍攝,展開影像探索。1960年,張照堂就讀臺大土木工程系,卻傾心文學與藝術,受超現實主義、存在主義與現代主義思潮影響,開啓他概念性與實驗性的攝影創作。他長年投身編輯、策展與教育,對臺灣攝影暨影像文化發展的影響巨大。
1965年,張照堂與鄭桑溪舉行「現代攝影雙人展」,其視覺風格穎異的作品有別於主流的沙龍傳統而引發注目討論。其後,他陸續參加「現代詩展」、「不定型展」與《劇場》雜誌的電影發表會,發表攝影裝置作品與實驗影片,追尋前衛的藝術表現。
1968年起,張照堂開始在中視擔任攝影記者,參與制作衆多膾炙人口的電視紀錄專題並尋求突破。其中包括1970年代在《新聞集錦》單元中,以結合鄉土民俗與西方音樂的大膽嘗試,令紀錄片耳目一新;以及於《芬芳寶島》系列,攝製《大甲媽祖回孃家》等多部生動記錄臺灣民間傳統的重要影片;作品《古厝》與《王船祭典》不但分別獲頒金馬獎及金鐘獎的肯定,1980年代他參與編導攝製的《美不勝收》和《映象之旅》系列,也以具文學性的音像表現和人文關懷,爲臺灣的影音紀錄敘事展開新頁。
此外,張照堂也擔任電影攝影師,作品包括1973年所攝製的《再見中國》,以及皆拍攝於1984年的《殺夫》、《唐朝綺麗男》、《淡水最後列車》。他也持續從事靜態攝影創作、書寫,參與編輯出版與展覽策畫,留下衆多經典作品,對攝影后進影響甚鉅。
1990年代中,他開始在超級電視臺製作《調查報告》與《生命告白》等紀錄報導系列,並於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任教,同時參與推動了首屆「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1999年他並獲頒國家文藝獎,2011年獲行政院文化獎,爲臺灣唯一獲得這兩項榮譽肯定的攝影家;近期則獲頒金馬獎終身成就獎與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傑出貢獻獎。
張照堂的攝影界友人指出,近年他受慢性病所苦,2021年他在好好基地以北部山區聚落與礦工生活的《幽暗微光》攝影展,開幕前夕便住院而無法親自出席,該展成爲他人生的最後一次個展。《攝影之聲》引其言紀念其人,「路的末端有光嗎?不知道,繼續找路就是了」張照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