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被陷江西后,爲何向咸豐皇帝伸手要官?他在家書中說清楚了

曾國藩有力挽狂瀾,挽救晚清的志向,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時,遇到的咸豐皇帝,不僅少謀寡斷,還十分多疑,讓曾國藩總是感覺有志難伸,因此,在與太平軍的戰爭中,處處受限,非常艱難。

關於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無論是曾國藩,還是左宗棠、胡林翼等晚清傑出的人物,都認爲他們不能成事,其原因就是他們大肆破壞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抵制儒學,對釋、道家文化也進行破壞,引起很多文人以及老百姓的反感。

這一點,從太平天國的上層建築中就可以看出,沒有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去幫助他們,爲他們出謀劃策,相反,非常多的人才,出現在了曾國藩的幕府中。

對曾國藩來說,他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太平軍,而是朝廷對他的不信任,對他的懷疑和壓制。

尤其是曾國藩出省作戰,經歷了湖口、九江之敗,被陷江西后,他更是清晰地認識到,如果自己的手中沒有權力,要想發揮自己的才能,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這也迫使曾國藩不得不伸手向咸豐皇帝要官、要權,在咸豐皇帝對曾國藩不重視的情況下,讓他陷入極度的鬱悶之中。

曾國藩有安邦治國之才,他向咸豐皇帝要官要權,並不是爲了自己,更多是爲了大清王朝的江山,是爲了大清的老百姓。這一點,曾國藩在家書中,就說得非常清楚。

咸豐七年十二月,曾國藩被剝奪兵權,被咸豐皇帝閒置在家的時候,他在寫給弟弟曾國荃的信中,首次提出他爲何向咸豐皇帝要官的原因: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自己有剝奪老百姓的權力,卻沒有施惠於民衆的地位,空滿腹仁愛的心思,沒有地方可以施展。

正是曾國藩無法幫助老百姓解決困難,反而是增加老百姓的困難,讓他的內心非常不安,這纔不得不向咸豐皇帝要官。

曾國藩被陷江西后,幾萬大軍陷入困境中,加上江西的地方官員十分排斥湘軍,讓湘軍的糧餉供應不足。

在無奈的情況下,曾國藩不得不採取勸捐的方式,爲湘軍籌集糧餉。曾國藩在家書中透露,他在江西期間,向紳士們勸捐的銀子達八九十萬兩之多。

曾國藩向紳士們勸捐,這些紳士們的手中掌握着大量土地,他們又去剝奪老百姓的負擔。

曾國藩出身農村,非常瞭解老百姓的痛苦,對此十分難受。

更讓曾國藩鬱悶的是,他可以剝奪老百姓,卻沒有權力去幫助幫助老百姓。

在封建社會,一省的經濟、政治、刑法、吏治等,都掌握在總督或者巡撫手中,曾國藩雖然也是二品大員,但也就是掛了一個兵部侍郎的虛名,手中沒有半點權力,他要想爲老百姓辦一點事,也無法插手,也無法指揮地方官員。

剝奪老百姓,並不是曾國藩的本意,他爲了能有權力去幫助老百姓,這纔不得不伸手向咸豐皇帝要官、要權。

可惜的是,咸豐皇帝並不是一個睿智有膽識的皇帝,他對手握大軍的曾國藩,自始至終都心存戒備之心,並不願意給予他實權。直到後來江南大營被太平軍摧毀,咸豐皇帝無奈之下,纔不得不再次起用曾國藩,並任命他爲兩江總督。

從曾國藩出任兩江總督所做的文化、經濟建設來看,他對老百姓確實是有仁愛之心的,比如興辦學校、減少賦稅等措施,都讓老百姓獲得了實惠。

至於在戰爭中喪命的人,曾國藩也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爲,對逆賊,就應該斬草除根,唯有如此,才能恢復社會秩序,讓老百姓能安居樂業。

角度不同,看待問題的方式不同,曾國藩站在自己的角度,自然有他的看法。

本專欄重點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年譜》《清史稿》《曾國藩傳》《曾國藩大傳》等。(圖片爲配圖,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