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苑|爲人父母永無止境

參考消息網9月4日報道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近日刊發題爲《爲人父母永無止境的新時代》的文章,作者是費思·希爾。全文摘編如下:

如果你是幾十年前的一名美國大學生,你很可能會有一種半定期的儀式:費勁走到最近的校園付費電話,投幾枚硬幣,給父母打個電話。在我撰寫本文時,這個畫面不斷閃現。州立韋伯大學歷史學家蘇珊·馬特回憶說,她每週會去學生休息室打一次電話,但她的父母不想總接到她的電話。美國天普大學心理學家勞倫斯·斯坦伯格記得會每週日下午打一通“10分鐘的敷衍電話”。他告訴我:“要是我一天跟父母聯繫五次,那可太奇怪了。”

親子關係更加持久

現在,斯坦伯格是一名教授,他的學生似乎一直都會跟父母保持聯繫。他說,學生們甚至開玩笑說,在期末考試期間必須關掉手機,因爲家人總是打斷他們學習。

皮尤研究中心去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孩子年齡在18歲至34歲之間的受訪者中,超過70%的人表示每週至少跟孩子通幾次電話,近60%的人在過去一年裡爲孩子提供經濟幫助。接受調查的成年子女大多表示,他們會向父母尋求職業、金錢和健康方面的建議。阿里斯調查公司2023年的一項調查發現,約45%的18歲至29歲年輕人自述與父母同住。自大蕭條以來,這是與父母同住首次成爲該年齡組最常見的居住安排。

這並不意味着成年孩子不離開原生家庭去獨自生活,也不意味着他們的父母捨不得孩子離開。相反,我們的社會理解撫養孩子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以前的任務是養育獨立自主的孩子,讓他們去闖蕩世界;現在的任務則是培養一種深厚而持久的關係。

擔憂依賴父母的年輕人是出於這樣一種假設:長大就需要離開原生家庭。但這在美國並不總是常態。長期以來,年輕人通常與父母或其他親戚住在一起,或住在附近。在進入20世紀之前,婚姻的意義主要是集中家庭勞動力和資源。家族企業很常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纔有《退伍軍人福利待遇法》等聯邦計劃鼓勵年輕人購買自己的房子,因而情侶們脫離原生家庭,結婚獨立生活。這種文化現在開始轉變。

馬特對我說:“心理學家、育兒專家和商界領袖過去嚴厲指責那些想要依戀原生家庭的人,給他們貼上不成熟和不能適應環境的標籤。”她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某種程度的迴歸——幾乎算不上“美國曆史上奇怪的新篇章”。

見證彼此生活點滴

至少以傳統的成熟里程碑和標誌來衡量,現在向成年過渡的時間更長了,人們結婚生子的年齡越來越晚。這些年輕人需要卡倫·芬格曼所說的“有保障的關係”——他們自然認爲有人會守候他們。芬格曼是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人類發展學教授,芬格曼告訴我,父母開始爲他們的孩子打氣,或者充當知己。

幾代同堂的生活方式再次變得越來越普遍,部分原因是高昂的住房成本。19世紀的年輕人可能會幫助父母打理農場,而現在的模式不太以勞動爲中心,看起來可能更溫暖、更隨意:上午邊喝咖啡邊聊天,休息一下吃午飯,晚上一起看喜歡的節目。

即使成年的孩子搬出去或找了伴侶,這種親密關係形成的紐帶也會加深。美國珀杜大學社會學家J·吉爾·休託告訴我,現在人們的平均壽命比前幾代人要長,許多父母和孩子有相當長的時間可以彼此欣賞。

用芬格曼的話說,發短信帶來無窮無盡的“連接流”。家庭成員可以在逛雜貨店、與朋友外出、附近散步時發送照片或隨感。這是一種見證彼此生活點滴的方式,而這種方式即使在早先的多代同堂家庭中也不容易做到。那時候一旦他們搬出去,就真的離開了。

能把彼此視爲家人和朋友的父母和孩子是最幸運的。幾十年來,親子關係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交易:父母讓孩子茁壯成長,成年的孩子最終反過來承擔看護人的角色。在這種模式下,人們在兩種角色之間的生活狀態——他們的小奇遇和幻想,他們的小牢騷和忌諱——在很大程度上發生在彼此的視線之外。

但爲什麼所有這些日常瑣碎只能是同伴和伴侶享有的領域呢?如果人們不再擔心新型親子關係成爲“危機”,也許他們會看到家庭成員相互索求和接受更多東西是多麼美好。(編譯/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