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小升初選拔,開學後學籍爲什麼可能轉不了

參加小升初選拔進了知名初中,結果開學都快一年了,學籍還轉不過來,百度一下,各地都有發生過這種情況,登記學籍的平臺每年就開學後一段時間會開放,錯過了登記時間想再登記上就很難了,即便登記上意義也不大了。

小升初選拔的學籍爲什麼轉不過來?

大部分地區的義務教育政策相似,初中和小學屬於義務教育,因此可以“免試、就近、劃片”入學,比方說只要你的戶口落在一個城市裡,並且戶口落在市區購買的房產上,都是有學區的,一個城市裡不存在學區盲角。區別是有的房產所在片區分配的學校教育資源一般,有的片區分配的學校教育資源相對更優,進而產生了所謂的“重點初中、重點小學”。

但一個學校的成就和生源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沒有好的生源,出成績的難度也會更高,所以一到每年秋季,一些初中會私下組織小升初選拔,而一些沒有學區房的學生家長也樂於藉助這個機會,不花什麼錢就能讓自己家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通過選拔考試上名校。

這種方式當然是違規的,相關部門每年都三令五申“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違規組織招生考試,不得提前對學生進行預錄。” 可是幾乎不起什麼作用,因爲最終只要學校能把這些學生的學籍上了就行。

治理這種行爲,上級就只能採取嚴格的審覈措施,拒絕登記不合規招來的學生學籍。招生正規化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參加暗考、選拔後登記不上學籍,一些初中目前也不敢再言之鑿鑿給家長打包票將來百分之百給學生上學籍了。

我們正在面臨人口下降的趨勢,從大局上來說如果不及時制止這種跨區選拔招生的行爲,強者是愈強,可弱者也愈弱了,一些地方的學校慢慢沒有生源,會造成嚴重教育資源浪費,而且影響當地剩餘居民子女的受教育。

學籍轉不過來有什麼影響?

一、對於一些地方的學生來說最大的影響就是失去了分配生資格,失去了降20分被重點高中錄取的資格,因爲你沒在自己學籍所屬學校就讀,學校憑什麼給你這個資格,這對本校其他學生顯然是不公平的。

二、將來中招考試還得回自己學籍所在學校。把你選拔來的學校其實只是你的借讀學校,而且回到戶籍所在學校,可能報不了一些高中,比如現在有的城市高中沒有了全市班,只針對市區,如果學籍在縣城自然報不了市區高中。

對於學校來說其實沒什麼損失,有人說這些初中通過選拔招來的學生學籍不在本校,將來考的成績又不再本校,不是白白教了這個學生嗎?而且還虧了生均經費。

其實賬不是這麼算的,雖然這個學生的成績沒有算在借讀的重點初中裡,但是他們作爲優秀學生,能夠在班級裡起到示範引領作用,帶動學校的良好學習氛圍,這就很值得了。

長按識別加入南陽家長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