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大選壓倒性勝利 《華郵》:習近平的臺灣夢結束

▲蔡英文壓倒性勝利贏得連任,《華盛頓郵報》指出,這是臺灣人民給予習近平最強而有力的迴應。(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吳美依/編譯

臺灣11日舉行大選,總統蔡英文以壓倒性勝利成功連任,重申珍惜民主、捍衛主權立場美國《華盛頓郵報》14日以「習近平的臺灣夢結束」(The end of Xi Jinping' s Taiwan dream)爲題報導香港示威引發臺灣人對於一國兩制的擔憂,如今透過選票,給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強而有力的迴應。

《華盛頓郵報》報導,習近平2019年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時說道,臺灣與大陸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避免的要求。」臺灣11日的總統大選投票率高達74%,蔡英文獲得57%選票壓倒性勝利,不但是臺灣1996年民選總統以來最好的成績,也是選民給予習近平最強而有力的迴應。

▲報導指出,香港示威引發臺灣人民對於一國兩制的憂慮,蔡英文的立場則是支持香港示威。(圖/記者李毓康攝)

蔡英文勝選夜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次選舉的結果具有額外的意義。當我們的主權受到威脅,臺灣人民將會更大聲地說出我們的決心來回應。」她重申「致力維護和平、穩定兩岸關係」,也強調「我們拒絕一國兩制,我們珍惜民主的生活方式,也捍衛我們的主權。」

報導指出,香港示威凸顯了習政權堅定的專制,以及香港模式的脆弱,也引發臺灣人民對於「一國兩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的憂慮與反彈。蔡英文一直都是香港示威的支持者,甚至允許數十名香港社運人士到臺灣暫時避難,與此同時,主要競爭對手國民黨(KMT)傾向與北京保持友好關係

▲報導指出,習近平被預期加強對臺施壓。圖爲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發表談話。(圖/路透

《華盛頓郵報》指出,習近平被預期加強對臺施壓,也不排除武力統一,但這個決定可能將美國捲入衝突之中,北京面臨的諸多內外壓力顯示,緊張局勢在不久的將來也許一觸即發。與此同時,許多臺灣人放棄了「九二共識」(1992 Consensus),這是國民黨近30年前執政時與共產黨達成的「一中原則」,奠定兩岸交流基礎,但也留下很大且模糊的解釋空間

東海大學政治學教授潘兆民(Pan Chao-min)認爲,習近平必須同時處理貿易戰全球關注的香港示威,無暇調解或安撫。他向《日本經濟新聞》說道,「我們可以預見,中國將會加強力道,挖走臺灣剩下的邦交國,阻止臺灣參加國際組織與活動,也將提供更多鼓勵性措施挖空臺灣工業人才。」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布許(Richard Bush)向《彭博社》表示,北京將會加強施壓蔡政府,「我懷疑北京是否會反思蔡英文勝利的意義……北京把川普政府,而非蔡政府視爲更危險的變數,將更強力反擊美國試圖幫助臺灣的行動。」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安德利尼(Jamil Anderlini)認爲,「蔡英文壓倒性勝利,無疑也是自由民主力量的勝利。但可能也讓這個地區變得更危險了一點。」

►時間存在的意義就是襯托妳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