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排中途躲防空洞 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爲和平而演

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將在9月來臺演出。(寬宏藝術提供)

在戰火中,堅持交響樂團排練,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佛洛迪米爾.希連科(Volodymyr Sirenko)表示,在烏俄戰爭期間,排練仍繼續,也會舉辦音樂會,「我們有時會在排練中途遇上空襲警報,這時要先躲防空洞,然後再回來工作。」

佛洛迪米爾表示,在戰爭時期堅持演奏排練,是維護烏克蘭精神,也是爲和平而演,「在戰爭下,人們更需要音樂,子彈不會分你是音樂家還是觀衆,大家都是冒一樣的風險進音樂廳,所有的音樂家、作曲家都很感謝還有機會能演奏,更感謝觀衆願意來聽。」

在戰爭期間,以基輔爲基地的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近期也開始國際巡演,陸續到了威尼斯、維也納等地演出,也即將在9月來臺,這是樂團首度來臺演出。

佛洛迪米爾表示,戰爭讓來臺灣的路途變得非常遙遠,「我們要搭好幾天的巴士,中間還要停下來住宿,才能到維也納搭飛機,但是這趟臺灣行,我們已做好全面準備。」

即將同行的烏克蘭鋼琴家安東尼.貝里舍夫斯基(Antonii Baryshevskyi),是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賽冠軍,他表示,烏俄戰爭可說是他音樂生涯中最大的挑戰,「我們每天都在經歷戰爭,這是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我有很深的感觸,但希望能和更多人分享烏克蘭美麗的文化。」

佛洛迪米爾表示,他知道臺灣地區和亞洲有很多傑出的音樂家,「我看見很多很勤奮努力的音樂家,也很羨慕有這樣的環境,上臺演出現在對我而言,可說是人生使命,觀衆聽音樂會時,可以直接地和烏克蘭交流。」

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首度來臺,共準備了兩套曲目,包括烏克蘭作曲家馬克西姆.別列佐夫斯基的G大調第二號交響曲,貝多芬的第四號鋼琴協奏曲,西貝流士的第一號交響曲。

另一套曲目是蕭邦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李斯特的《馬澤帕》交響詩,以及烏克蘭作曲家里亞託申斯基的交響敘事曲《格拉奇娜》。演出將於9月11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9月12日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9月13日在臺北國家音樂廳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