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和阿里國際出海:找對了路子和搭子

在這一輪大週期中,跨境電商幾乎是少數仍在快速增長的賽道。最新一季的阿里財報,菜鳥和國際數字商業的高速增長證實了這一點。

中國賣家爭相出海,電商平臺神仙鬥法,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在2021年的高基數上依然增長了7.1%。

出海勢頭正盛,連帶着中國特色的消費節日也開始走進海外消費者的生活。

剛剛過去的雙11裡,外國友人等不及傳統黑五大促就開始“剁手”:在西班牙,熱衷聚會的年輕人開始購置聚會道具和聖誕佈置用品,在荷蘭,來自中國的珠寶首飾成了暢銷品;盲盒玩具、藍牙耳機、汽車配件等熱門品類更是銷往全球各地。

跨境電商平臺的GMV水漲船高,以速賣通爲例,大促期間備貨量暴漲十倍,上演了“史上最快雙11”——從11月11日下午北京時間4點開賣,到11月15日下午2點,速賣通的首批“全球5日達”包裹,就已經陸續由菜鳥國際快遞送達英國、荷蘭等歐洲國家。

面對今年雙11潮水般涌來的訂單,菜鳥啓用全球18大海外分撥中心、每週超210架次航班運力、100多個港口數字清關,外加和速賣通聯合將“全球5日達”旗艦產品在歐洲核心市場迅速落地。菜鳥長期深耕跨境電商積累的業務創新乃至基建投入,在這一刻迸發出關鍵價值。

目前,菜鳥IPO在照常進行中,在財報電話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蔡崇信表示:“我們對菜鳥的業務基本面充滿信心。”

在剛剛發佈的阿里2023財年二季報中,速賣通所在的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以及菜鳥集團的業績都迎來高增長,其中,國際數字商業集團營收同比大增53%,菜鳥營收同比增長25%,經調整EBITA爲9.06億元人民幣,季度業績增速居全行業第一。

如果拉長跨境電商業務的進化史,這一切都有跡可循:電商和物流從來都是相伴發展的。

跨境電商命門:物流

一副耳機從深圳華強北出發,到達美國東岸的消費者手中,需要經過幾個步驟?

在跨境電商高速發展的今天,這其實是一件更加複雜的事情:從國內發貨到海外收貨,從賣家到消費者,中間要經過8個主體、7段運輸鏈路。要知道,傳統的B2B外貿商家只需要操心到出口口岸爲止的運輸過程,鏈路僅爲跨境電商的一半。

跨境電商面臨的狀況,遠比國內電商業態、傳統外貿要複雜,爲此,中國賣家逐漸建立起了兩種解決方案:

1)小件包裹直髮專線,由賣家直接點對點發貨,好處是靈活度更高,缺點也很明顯,單價更貴,退換貨也不方便。

2)海外倉模式,賣家先將批量的貨品發往海外倉庫,消費者下單後,就可以從當地直接發貨,送貨高效、方便售後,但要有人投入重資產建倉,商家也要承擔庫存風險,對中小商家並不友好。

履約環節也因此成爲跨境電商行業常年來的心病,商家揹負昂貴的物流成本,消費者卻沒有足夠好的消費體驗。更重要的是,尚不完善的物流,還有可能限制跨境電商的邊界,從選品範圍到覆蓋市場都受到掣肘。

就拿選品來說,跨境賣家大多更傾向於高毛利品類和小件商品,數碼3C就是一個例子;久而久之,品類的高度集中又讓賣家陷入內卷的困局。

相似的困境也曾在中國電商市場上演。

2010年,淘寶論壇一篇名爲《看極品快遞大叔如何帶你去兜風》的帖子迅速流傳。文中提及,一件商品被快遞員先後5次送錯地方,輾轉5日才送至買主手上。這一年雙11,電商平臺訂單激增,快遞公司大面積爆倉,幾近癱瘓。整個11月,商會接到的快遞行業有效投訴就有4219宗,同比大漲84.72%。

中國電商市場如今的繁榮離不開快遞行業的狂奔。在這之後,快遞行業開始跨越式大發展,到了今天,生鮮、果蔬等物流傳統難題早已進入了中國人的雙11購物車,快遞派送速度最極限下單後7分鐘,通過國內菜鳥“預售極速達”發出的包裹,次日達率已經到了98%。

參考國內電商的發展軌跡,物流與電商發展是雙輔雙成的,物流以商流爲養料,商流借物流拓邊界。

如今,勢頭強勁的跨境電商正在復刻國內電商市場的成長軌跡,這個狀態像極了10年前的淘寶天貓。高喊着出海口號的平臺與千萬商家背後,一場跨境物流的效率改革正在悄然發生。

物流與電商的飛輪

雙11前一個月,速賣通上的國產汽配品牌CARE早早就備好了20萬件商品。對今年雙11的生意量,商家早有判斷;但畢竟備貨量巨大,這讓CARE的負責人有些忐忑,好在雙11到來那天結果和判斷的一樣——開賣僅僅一天半,CARE就在速賣通上賣出了3萬多單,銷量猛竄到了平時的5-8倍。

讓商家感到意外的不只有暴漲的銷量——本該因爆單而擁擠的物流體系卻異常順暢,整體出庫時效提升了50%以上;速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歐洲等核心市場的消費者,幾乎整整提前5天就收到了來自速賣通的包裹。

這一切,來源於速賣通與菜鳥國際快遞在物流履約環節的聯合創新。

今年9月,菜鳥聯合速賣通上線“全球5日達”,這是行業首個規模化落地的跨境電商快線產品,價格只需全球國際快遞巨頭的一半,業內稱其爲“好快不貴”。

“全球5日達”的提速秘訣源於全鏈路的精細化運營,平均節約1-2天時間,包裹落地後直接入海外監管倉清關。

物流體驗的優化直接帶動了電商大盤的增長。雙11期間,菜鳥跨境倉備貨量同比暴漲10倍,轉化率和復購率大增。

速賣通與菜鳥之間的合作深遠。自誕生之初,菜鳥就與阿里出海生態相伴。以速賣通等電商平臺的商流爲養料,菜鳥自然而然地長出了一張更適配電商市場的物流體系,產品服務隨之迭代創新。

智能合單則是菜鳥用科技賦能的業務成果。不僅消費者的收貨時間減半,還能降低每單成本,省下的每一分錢,都將成爲商家的價格優勢。

物流隨電商迭代創新,電商借物流開拓邊界,兩者互爲飛輪,推動着阿里全球化戰略的前行。

速賣通在今年推出的全託管模式,不僅簡化了商家的運營環節;菜鳥的支持,也使得速賣通大大加快了履約速度。最新發布的阿里集團二季報中,以速賣通爲代表的國際數字商業集團營收同比增長53%。

得益於出海電商市場的增長,菜鳥集團營收同比增長25%,經調整EBITA爲9.06億元人民幣,盈利能力繼續增強。

放眼全球,如今的菜鳥已經是年處理跨境包裹超過15億個的龐然大物,其誕生於阿里,卻也早已不止於阿里。

電商出海助推器

2013年成立之初,菜鳥的理想曾是用一張物流網絡支撐中國商業的發展;伴隨着製造出海、跨境電商等行業方興未艾,菜鳥重新定義了願景的邊界:“全國任何地區物流24小時送達,全球72小時必達。”

爲此,菜鳥開始了從數據技術平臺向實體物流網絡的漫長轉型,自建倉儲和中轉體系,提升自主運營的物流能力,並在過去十年裡,在全球範圍內編織起了一張龐大的物流網絡。

截至2023年6月,菜鳥的物流網絡遍佈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有2個關鍵綜合電商物流樞紐、18個海外分撥中心;每週有大約170架次包機、包板,乃至超過2700條卡車線路密集運行在世界各地。

對配送網絡的重投入直接帶來了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2022財年,15億個跨境電商包裹經由這張物流網絡被送到了1.33億海外消費者手中——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速賣通等阿里電商體系之外的客戶。如今的菜鳥,已經是一家能夠獨立面對市場的成熟物流公司。

龐大的市場規模爲菜鳥國際快遞帶來了更多成本和效率的優化空間。比如在幹線運輸段,菜鳥就得以依靠體量與航空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獲得相對固定的艙位以及穩定的價格,規避了劇烈的價格波動;在本地配送段,菜鳥也可以憑藉充足穩定的貨量獲得折扣價,降低尾程的派送成本。

菜鳥國際快遞也因此得以推出“5美金10日達”等多種產品解決方案,讓中小商家實現了“一杯咖啡錢運全球”。要知道過去賣家使用類似時效的國際商業快遞,成本往往高達40~50美元。今年菜鳥又更進一步,將速度提升至“全球5日達”。

在“好快不貴”之外,履約的穩定性是一個常被忽略的指標。過去,跨境物流多爲專線公司,雖然對於特定地區線路優勢明顯,然而一旦遭遇不可控因素,線路也會隨即宕機。

這正是菜鳥國際快遞的優勢所在,伴隨着菜鳥合作幹線的愈發密集,觸達國家和城市的不斷累疊,其合作的衆多線路相互交叉,遇到特殊情況,就能互爲備份,菜鳥也能夠迅速嫁接各種鏈路和航線,通過建立新方案完成配送任務。

一個典型案例是,2021年10月3日,中國駐拉脫維亞使館向拉脫維亞方面捐贈一批口罩,助力抗擊疫情。菜鳥方面在接到運輸需求後,臨時採購運力將原來貨品通過新採購渠道運出,24小時內就從中國杭州飛抵了拉脫維亞里加。

通過對基建和技術的長期耕耘,菜鳥最終將這個地形地貌支離破碎的世界,整合成爲了一張商品自由通達的物流網絡,它自身也成爲了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物流服務企業,在強者恆強的快遞行業,菜鳥的種種優勢將越發難以被超越。

今年6月的全球菜鳥智慧物流峰會上,剛剛履新菜鳥集團董事長的蔡崇信表示:“如果把物流和電子商務看作是一支球隊的最強雙人組,那麼他們在過去的20年裡聯手呈現了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的精彩賽事。”

迄今爲止,菜鳥國際快遞跨境已經服務超過10萬個商家及品牌,通過這張高效敏捷的實體網絡,未來將有無數市場參與者走向全球的各個角落,創造出可預見的商業價值。

這就是菜鳥的價值所在——在出海已成定局的今天,成爲中國企業出海的助推器。

作者:鄭鵬飛/任彤瑤

編輯:黎錚

製圖:疏睿

設計:疏睿

責任編輯:胡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