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檢人潮塞爆急診 醫曝染疫風險4等級:有症狀再來

國內疫情嚴峻,各地醫院的急診室外涌入大批民衆等着篩檢PCR,出現大排長龍的狀況,衝擊醫療量能。(圖/張鎧乙攝)

本土確診數屢創新高,採檢需求也隨之大增,急診科醫師翁梓華提醒,若快篩陽性就跑去急診,不僅可能排擠到重症病人的救治需求,還會增加自身染疫風險,因此依照有無接觸史和症狀嚴重程度,將染疫風險劃分成4個等級,建議民衆應視自身風險和症狀嚴重程度,再決定要最佳採檢方式和就醫策略。

急診科醫師翁梓華昨晚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以臺北市有能力收治確診個案的19間醫院來看,如果臺北市單日有3000人都在急診採檢,那麼每間醫院急診一天會多上100到150不等的急診人次,不僅可能排擠到重症病人在急診單位救治的需求,也會增加自身染疫風險。

因此翁梓華建議,民衆應根據自身風險及症狀嚴重度,來決定去哪裡採檢和就醫策略,並將染疫風險劃分爲4個等級,提醒大家若出現新冠病毒中重症症狀時,再前往急診就醫,而不是快篩陽性就立刻跑去醫院。

染疫風險4個等級,包括第一級「無接觸史且無症狀」,基本上不用採檢,繼續維持適當防疫措施及衛生即可;第二級「無接觸史但有輕微症狀,或有接觸史但無症狀」,先以家用快篩自我採檢,出現陽性再到鄰近快篩站進行做PCR採檢;第三級「有接觸史也有症狀,或自主快篩陽性」,到鄰近快篩站做PCR採檢;第四級「出現新冠病毒中重症症狀」,立刻前往急診就醫。

翁梓華表示,新冠病毒7大中重症症狀,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脣或指甲牀發青、無發燒情形下心跳大於每分鐘100次、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明顯減少。

翁梓華提到,有鑑於兒童染疫時初期症狀不容易辨識,加上容易發展成重症,因此兒童急診醫學會建議,如果家中兒童出現高燒超過39度、意識不清、呼吸淺且快,或嘔吐、腹瀉等症狀時,就應立即到急診就醫。

值得注意的是,臺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宣佈,明(30日)起只有快篩陽性者才能到快篩站做PCR,避免採檢量能被擊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在稍早疫情記者會上強調,快篩或PCR都不是藥物,沒有特別症狀或接觸史的人不需要去採檢,「大家互相體諒,儘量不要往急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