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線‧上-賈伯斯逝世12年 蘋果還能做什麼?

世間已無賈伯斯,果粉們期待的,也許只是一個會讓人衝動消費的驚喜。圖/美聯社

世界上有三顆蘋果值得紀念,一是亞當與夏娃偷吃的禁果、二是砸到牛頓頭上的那顆、第三就是賈伯斯(Steve Jobs)創辦的蘋果公司。

10月5日是賈伯斯逝世12週年的日子,他在人生最後十年,推出許多改變全球民衆生活的重要發明,例如改變音樂發表方式的iTunes、結合音樂與科技的iPod,以及最至關重要、改變人類行動生活的iPhone。

而庫克(Tim Cook)接班12年來,雖讓蘋果市值從3,500億美元成長到2.67兆美元,暴增662%,成爲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期間推出的新品包括Apple Watch、Vision Pro、Apple Pay等,卻讓不少專家認爲他是「守成有餘,開創不足」。

2023財年(至9月30日止),庫克及蘋果遭逢了近十年來最大的挑戰,在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量萎縮的衝擊下,蘋果營收已出現連三季下滑,iPhone、Mac、iPad等過去熱銷的硬體產品,反而成爲下滑的主因,所幸服務項目成長,才撐住整體營收。

9月底推出的iPhone 15系列,上市前屢遭分析師調降出貨數量,上市後更被批評過熱、效能差,連臺積電3奈米工藝都被牽連,最後蘋果澄清,非關硬體,要靠軟體更新來改善過熱問題。

而在這幾年,蘋果也錯失了幾個重要市場,包括摺疊手機、人工智慧(AI)、電動車。在三星和陸系手機廠都推出高端摺疊機多年後,蘋果始終沒有推出摺疊機的具體計劃,也許蘋果認爲,摺疊機螢幕妥善率有問題,不能克服螢幕摺痕,但說到底,還是因爲蘋果在螢幕供應上,過分依賴韓廠三星和LG,良率上不去、價格壓不下來。

今年超熱門的AI議題,蘋果先是強調自己專注於機器學習,早就應用AI技術,不過對於期待前瞻性產品的果粉來說,蘋果的動作都太保守。至於電動車Apple Car,外媒直指,已胎死腹中了。

〝One More Thing〞,賈伯斯所推出的劃時代商品,雖然貴,但都貴得有道理,樣樣都讓人愛不釋手。相較之下,今年推出的Vision Pro,比iPhone 15還讓人更失望,除了高達新臺幣十幾萬元的售價,過於沉重的頭戴式裝置和連着一條線的尿袋電池,都沒有讓人想要即刻擁有的慾望。

世間已無賈伯斯,果粉們期待的,也許只是一個會讓人衝動消費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