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政治因素?學者揪富士康查稅事件端倪 估陸最後僅會「輕輕放下」

中國官方對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查稅、查地。路透

鴻海創辦人郭臺銘正在進行獨立參選臺灣總統連署活動,22日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卻指出,富士康在中國多地遭到調查,但並未提供原因。根據報導,中國稅務部門近期對富士康集團在廣東、江蘇等地的重點企業進行稅務稽查,自然資源部門對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點企業用地進行現場調查。鴻海也發出聲明證實此事,表示將配合作業。

消息傳出後也衝擊鴻海股票,23日開盤便走低,跌幅逼近3%,面臨百元保衛戰。郭臺銘辦公室則重申,郭臺銘已於4年前交出經營權,相關問題應詢問鴻海公司方。

臺灣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接受DW採訪時表示,雖然過去就發生過多次親民進黨的「綠色臺商」被調查的案件,但此次富士康事件「相當不同」。

以往「綠色臺商」纔是調查目標

張五嶽認爲,此次富士康被稽查稅務一事相當不同,除了因爲鴻海顯然不是「綠色臺商」之外,另一項差異爲,早前被調查的大多爲着眼於中國「內需型」的產業,但富士康則是以出口爲導向。

此外,富士康所聘用就業人口占外資人數第一、出口及投資金額也雙雙領先各家外企。不僅不是「綠色臺商」,還是幫中國創造就業和出口的公司,這次突然成爲中方的調查對象,可能還是涉及政治原因。

張五嶽以2021年遠東集團事件爲例,當初遠東正是因爲被中方直指爲「綠色金主」爲由遭調查。如今,臺灣總統大選及立委選舉進入到熱身階段,連以往不可能被視爲「綠色企業」的鴻海都被查稅跟土地使用,張五嶽分析:「某種程度上也會讓所有的臺商在2024年大選,有關於對總統跟立委的捐贈產生一定的作用」。

另外,富士康事件也會讓各界聯想到跟郭臺銘堅持參選有很大的關係。張五嶽向DW說,「(中國)希望『非綠』能有效整合,如果郭臺銘堅持參選到底,顯然會加大非綠整合的難度」。

房產問題衝擊地方稅收

除了上述的政治原因之外,張五嶽提及也不排除是跟中國經濟有關。他分析,中國近期的房地產不振導致地方政府稅收欠佳、財政困窘,或許是讓地方單位着手查稅的動機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調查富士康的行爲,卻又和北京早前提出「優化外資24條」,以及習近平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提出「全面取消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等,一系列爭取外資的政策不一致。

張五嶽說,中國在近幾年持續扶植「立訊精密」公司蠶吞蘋果供應鏈,因此北京認爲,對富士康的查稅行動,實際上不會造成重大損失和傷害,否則不會在積極爭取外資的情況下,又針對鴻海這種以出口爲導向的企業來進行查稅和土地使用調查。

對於富士康查稅事件接下來的發展,張五嶽則認爲,可以預期中方的做法最後會「最後應該就是所謂輕輕放下」,因爲此舉主要目的爲「嚇阻」,防止企業不當使用土地跟企業逃漏稅,「我倒不覺得會對鴻海採取大規模製裁,開罰等等應該不至於」。

政治制約難擋 外資「多角化」避險

在接受DW訪問時,張五嶽提及,富士康被調查一定會引發所有的臺資跟外資高度關注,「企業裡面最關心的不單是今年的問題,而是來自於非經濟因素,特別是政治因素的考量跟制約」。

張五嶽分析,特別是有關ICT(資訊與通訊技術)的產業,「配合美中貿易戰加大,企業本來就要進行『多角化』經營,或者叫『China+1』的佈局」,這種政治制約的做法會促使企業放眼中國之外,而且難以避免這個趨勢。

查稅不罕見 臺商:太大驚小怪

一名臺商不具名向DW表示,確實臺人在中國經商「破壞團結的言論最好不要說」,但他也認爲各界對富士康被查稅一事「太大驚小怪」,「我有一些客戶也很常被查(稅)」,表示相關部門只要看到公司的稅務資料有異常,就會進行調查,並非針對特定情況,「如果你都是正派操作,那他(稅務機關)查那個也沒用」。

臺商遭查非首例

臺灣企業因政治表態在中國遭遇「懲罰式」調查早有前例。早在2005年,政治立場長期傾向民進黨的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無預警宣告退休,並強調「不搞臺獨」。事後有臺媒報導,中國當時以「查帳」爲由,扣押多名臺籍高階幹部,藉此施壓許文龍表態。

臺灣海霸王集團在2016年也因爲被中國認爲與臺灣總統蔡英文家族有往來,位於中國多地的工廠被以「標示不符」爲由抽查。同年底,海霸王登報表態「堅定支持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箇中國」。

最近一起發生在2021年,臺灣遠東集團被揭露在2020年的立委選舉期間,提供多達5800萬的政治獻金給民進黨,被中國5省市執法單位調查違法行爲,遭重罰4.74億人民幣。當時國臺辦發言人迴應稱,「絕不允許支持『臺獨』、破壞兩岸關係的人在大陸賺錢,幹『吃飯砸鍋』的事」。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事後則投書媒體,明確表態「反臺獨」,希望中國及臺灣維持現狀,支持九二共識、一中原則。

如今富士康成爲中國查稅目標,雖然創辦人郭臺銘已經於4年前退出經營層,並在今年9月辭去董事職位,但他在8月底宣示參選的記者會上,公開表態自己從來不受中國控制,還說中方如果因爲他「不聽話」,要沒收鴻海財產,那他的迴應是「Yes, please do it.」,「你來打我,沒收我財產,我不受威脅」。這番言論或許多少也踩到了北京紅線。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爲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