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修《財劃法》加劇城鄉差距 財政部墨守成規讓國家退步

▲ 王世堅質疑財政部墨守成規、抱殘守缺。(圖/記者林敬旻攝)

● 賈忠/自由撰稿人

在立法院的質詢中,立委王世堅對財政部長莊翠雲的保守態度提出嚴厲批評。他質疑財政部在「富人稅」及其他稅制改革上的進展,認爲財政部墨守成規、抱殘守缺。他甚至指出:「如果這些國產稅制都不敢動,財政部長這個位置或許不適合你,101大樓董事長可能做得更好。」這番話揭露了對財政部改革進展的深切不滿。

長期以來,臺灣的印花稅、貨物稅、娛樂稅等稅制因不合時宜而飽受批評。隨着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這些稅制已無法應對現代經濟的需求。然而,財政部對於稅制改革的迴應卻顯得遲鈍,屢次以「沒有替代財源」、「缺乏共識」、「仍在研議」等理由拖延改革進度,導致現行稅制與社會需求脫節。尤其是延宕了近30年的《財政收支劃分法》(《財劃法》)修訂,至今仍未見具體行動,中央與地方財政失衡問題愈加嚴重。

中央與地方財政失衡問題日益加劇

自民國88年修憲以來,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持續惡化,中央透過調整國稅與地方稅的劃分,將大部分稅收權集中至中央,導致地方政府的總稅收僅佔全國稅收的10%不到。這種極度集權的分配方式,嚴重限制了地方政府的財政自主權,使其無法有效提供基礎建設及公共服務,最終影響地方發展與民生福祉。改革的重點應在於擴大地方財政自主權,改變當前不平衡的分配機制。

▲ 中央透過調整國稅與地方稅的劃分,將大部分稅收權集中至中央,導致地方政府的總稅收僅佔全國稅收的10%不到。(示意圖/翻攝黃國昌臉書)

縮小中央與地方財政收入差距

修憲後,中央政府的收入佔比由原先的57%升至75%,這還是扣除對地方補助款後的數據。這意味着中央握有大量資源,但卻無法解決地方財政困境。如果不改變現行分配機制,地方政府只會愈加依賴中央補助,無法發展自有財源。因此,改革的另一關鍵在於擴大統籌分配稅款的同時,確保補助款不會減少,避免地方財政困境加劇。

縮小城鄉差距 提升地方財政自主

現行的《財劃法》導致城鄉差距擴大,富裕都市享有更多資源,農業縣市及偏遠地區的資源分配卻相對不足,進一步惡化地方財政狀況。修法應着重於保障較貧困地區的發展需求,讓每個地區都能公平享有國家發展的紅利,促進地方間資源分配的和諧,進而縮小城鄉差距。

總體來說,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已刻不容緩,必須提升地方財政自主性、擴大統籌分配稅款,並保障弱勢地區的資源。這不僅是地方政府的共識,更是提升國家財政健全的重要一步。然而,財政部卻以「地方缺乏共識」爲由,繼續拖延,令人失望。

臺灣的財政體制問題根深蒂固,地方財政困境與城鄉差距不斷加劇。財政部若繼續墨守成規,不僅無法帶領國家向前走,甚至可能拖累地方發展與國家進步。是時候打破僵局,迎接真正的改革契機。

▲ 臺灣的財政體制問題根深蒂固,地方財政困境與城鄉差距不斷加劇。(圖/國民黨團提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