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發芽!地瓜出現2情況快丟 專家曝3吃法最健康

臺灣盛產甘𫉄(地瓜),無論哪個季節都能享受到它的好風味,但有時外觀的一些變化常會讓人疑惑是否還能吃?(示意圖/Shutterstock)

臺灣盛產甘𫉄(地瓜),無論哪個季節都能享受到它的好風味,但有時外觀的一些變化常會讓人疑惑是否還能吃?對此,農糧署特別整理出地瓜的賞味指南,其中放到萌芽、切開後流乳汁仍可食用;一旦發現有「小黑洞」或發黴的情況,則應直接丟棄。此外,雖然地瓜本身營養價值高,但攝入時仍要注意3件事,包含採取代性吃法、宜以原形爲主,以及地瓜幹、炸地瓜或地瓜球等少碰爲妙。

農糧署在臉書「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指出,全臺普遍種植,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鮮的地瓜,主要產季在每年12月到隔年3月,以雲林、彰化、臺南爲主要產地,依品種不同,其塊根的外型、皮色、肉色也大不相同。此外,想吃到好吃的地瓜,應掌握以下4大賞味指南:

1、放到萌芽:貯藏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容易因呼吸作用旺盛促進萌發新芽(約3~4天),萌芽會使水分、澱粉含量下降,從而影響口感、甜度和流失營養,但剝除萌芽部位後仍可食用。

2、切開後流乳汁:地瓜流出的乳汁含有大量多酚類抗氧化物質,接觸空氣後呈現黑色。但這情況對健康沒有影響可食用。

3、有「小黑洞」(臭香):甘𫉄蟻象在表皮產卵,孵化後幼蟲會鑽食𫉄肉,導致發黑、木質褐化發出惡臭。所以食用前應觀察是否有小黑洞、惡臭、苦味等,不可食用。

4、發黴:傷口感染真菌類病害,有凹陷圓褐色病斑,有白色菌絲,菌絲可能深入內部,而腐爛發臭。所以食用前應觀察,若有發黴、腐爛及臭味,皆不可食用。

另外,雖然地瓜本身營養不錯,但營養師劉素櫻過去在臉書專頁「營養師Stella」發文提醒,地瓜和白米飯同屬於富含澱粉的食物,所以吃地瓜時最好採「取代性吃法」,也就是用地瓜來取代原本要吃的米飯;若是作爲餐間點心來吃時,宜以「原形」爲主,並控制好地瓜的攝取量。至於地瓜幹、炸地瓜或地瓜球等以地瓜爲主的點心零食,往往伴隨大量的油脂和糖,建議視爲垃圾食物,少吃爲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