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生病的年代7/臺大調查急診滯留率 超過24小時逾4成

網路流傳,臺大醫院自填急診滯留率統計。圖/讀者提供

六月上旬北部大醫院急診壅塞成爲熱門話題,當時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對外稱「醫事司有監測,沒看到急診量升高」、「已致電各大醫院院長,都說一切正常,衛福部此番迴應,卻惹惱第一線急診醫師。

近期醫院間流傳一張衛福部調查各大醫學中心1到4月急診滯留率的表單,雖然多數醫院還沒填完,但臺大醫院自填數據顯示1到4月無論24小時或48小時,等待住院的病人在急診滯留比率節節上升,增幅已高達3成。以4月爲例,臺大急診等待住院的病人有44.8%等超過24小時纔有牀,其中有25%更是等待超過48小時才能離開急診、住進病房。

某醫學中心不具名急診醫師表示,衛福部根本沒有任何有效方法可掌握各大醫院急診是否壅塞,只會信口開河,或是讓各院院長說了算,講出來的話跟基層感受落差極大,基層聽了只是覺得憤怒。

他質疑,哪個院長會在評鑑前後講真話、承認醫院人力緊繃、一牀難求?如果衛福部一直都能有效監測,何必要私下發表單調查?調查還叫醫院自填,誰知上報的數據是真的假的?

急診醫師說,七月部分負擔要漲價,有感覺到某些人想趁漲價前,趕快來急診排住院處理處理。也有感受到,一個人來待牀、住院,身邊完全沒有看護或家屬的病人,有愈來愈多的趨勢,這些人多半是社會底層弱勢族羣,照護資源也是他們弱勢的一環,結果護理人員工作量大增,除了醫療照護,還要把屎把尿。

「愈來愈多護理人員發現,這個工作真的好爛啊。」一名與護理師結婚的醫師表示,院方把人力充足當作「做功德」,人力不足就要大家共體時艱,但工作量這麼大,出了事還要扛責任,隨便跟其他工作一比,就知道當護理師有多難賺,有理智的人都會選擇其他工作,收入更好也不會這麼累。

臺大醫院急診部主任黃建華澄清,這不是衛福部調查,是醫學中心協會內部調查的資料。不過衛生福利部也有在關注一牀難求問題,20日下午就臨時召開一個線上會議,瞭解各醫療體系的現況,確實有些醫院都回報護理人力不足造成病牀減少,再加上全國疫情上升,醫院多少會有內部確診,這也爲醫院人力調度增添不少難度。

至於臺大醫院,黃建華表示,臺大沒有護理力不足或因此減少病牀,急診看到等住院病人滯留較久,主因是一月春節後從門診回來等待住院的病人漸漸都回來了,門診等住院的病人,不見得比較不緊急, 像是癌症要化療,不做也不行。就算臺大醫院的急診沒有明明該從門診等牀卻故意要從急診來的病人,但病牀就是這麼多,門診等牀的人多了,急診也會受到影響,要等比較久。

黃建華分析,往年過年後急診人數都會逐月上升,大約到四月底結束爬升,不過今年比較特別,不但看到上升幅度高於往年,更特別是的五月持續上升到五月底,這也可能與五月氣溫酷熱有關,媒體六月初也有關注報導。進入六月至今,急診人潮有在減少,可能與連日雨天降溫有關,也可能是比較急着需要住院的都已經收住院了。

「滯留急診的新冠確診病人也變多了。」黃建華提醒,新冠改成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之後,等牀的順位也沒有那高,跟其他疾病一樣,需要花時間調度牀位,會在急診滯留比較久。他呼籲,如果確診症狀不嚴重,請不要來醫學中心的急診,這邊很壅塞了。建議可以前往地區醫院或區域醫院,疫情過了這麼久時間,大家都有經驗、會處理,希望不會有些醫院不想再收確診的人,一直把病人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