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簡單!女大生每天花6小時賞鳥 拍300多種「鳥照」義賣助學

池沛玲與她花2年才順利拍到的慄喉蜂虎。(周麗蘭攝)

池沛玲把手機放在單筒望遠鏡,從單筒望遠鏡的成像上拍鳥,方法如同拍日蝕。(周麗蘭攝)

池沛玲拍攝的大冠鷲,牠又稱爲蛇鷲,正叼着蛇育雛。(池沛玲提供)

池沛玲拍攝的黑翅鳶。(池沛玲提供)

池沛玲拍攝的東方白鸛正在捕魚。(池沛玲提供)

環球科技大學大四生池沛玲學習賞鳥3年,從原本只懂麻雀、老鷹,功力精進到獲得2020年大雪山國際賞鳥大賽社會組冠軍。爲了推廣賞鳥,她以手機搭配單筒望遠鏡,取代高階相機配長鏡頭拍鳥,全臺674種鳥她拍過300多種,最近從上萬張電子檔選出46張輸出,辦攝影展義賣作品,所得全數捐贈環球科大弱勢學基金。

池沛玲就讀環球科大觀光與生態旅遊系,大二開始賞鳥,接受雲林縣賞鳥達人吳崇漢的指導後,展開每天6小時維持賞鳥狀態的練習。

臺灣有674種鳥類、30種特有種,從土地面積來看,特有種比率算非常高,池沛玲有一次到大雪山賞鳥,想到「黃山雀要如何躲雨?」目睹雨後的黃山雀羽毛竟然黃到發亮,感到大自然力量的神奇,從此熱愛賞鳥。

專業鳥類攝影有賴高階相機搭俗稱「大砲」的長鏡頭,設備所費不貲,在山林飛羽企業社協助下,池獲得廠商贊助施華洛世奇單筒望遠鏡,搭配自己的iphone手機,照樣能拍出高畫質的專業賞鳥相片。

池沛玲表示,單眼相機的好處是自動對焦,拍照很方便,不過辨識鳥種、鳥鳴、棲地環境過程,望遠鏡是最好工具,以手機拍單筒望遠鏡內的鳥類影像雖有點麻煩,但熟能生巧,過程可以享受賞鳥,也能慢慢決定要捕捉甚麼畫面。

吳崇漢表示,以手機拍單筒望遠鏡內的鳥影像,效果好不好的關鍵不是像素多大,而是圖形結構,iphone的表現是相對不錯的。

池沛玲把賞鳥3年來拍過的上萬張、300多種鳥類中,挑出46張輸出列印舉印,3日在環球科大圖書館一樓舉辦攝影展並且義賣,每幅價格3000元至5000元,義賣所得全數捐給校方作爲弱勢同學的助學基金。

義賣的46張作品拍攝了金鵐、黃眉黃鶲、鏽鵐、太平洋金斑鴴、戴勝、蒼翡翠、黃尾鴝、大杓鷸、叉尾太陽鳥、東方白鸛、漠䳭、東方蜂鷹、巖鷚、慄喉蜂虎、黑翅鳶等鳥類。

今日出席攝影展者有環球科大校長沈健華、雲林縣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觀光與生態旅遊系教授張子見、陳泰安、池沛玲的賞鳥師傅吳崇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