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又擔心孤獨死 她領養朋友組家庭!南韓「無親屬家庭」近800萬戶

愈來愈多的韓國女性選擇保持單身,無視結婚和照顧家庭的傳統壓力,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示意圖,與新聞當事者無關,圖片來源/Ingimage。

近年臺灣一些熟齡族羣,倡導朋友一起找地相伴退休,但你有想過領養好友還能組成家庭?在同樣面臨不婚盛行和高齡化挑戰的鄰國韓國,無親屬家庭在去年高達750多萬戶,但「孤獨死」的問題也浮上臺面。最近一名不想被傳統婚姻束縛的韓國女性,就透過「收養」自己好友的方式來組成家庭,引起韓國社會的討論。

在一個平凡無奇的早晨,43歲的韓國婦女殷瑞蘭幫她自己和她38歲的養女李宥利泡一壺茶,展開新的一天,到了晚上,她們會在睡前做瑜伽,聊聊彼此交友圈和工作,一天就在靜謐的夜晚中結束。

「這些年來,我們生活變得密不可分,李宥利可能比世界上的任何人還要更瞭解我了!」殷瑞蘭說道。

去年2022年5月,殷瑞蘭收養了李宥利,不顧一切地想在較爲保守的韓國社會中組成家庭。

而在收養前,她們其實是認識多年的好友。

挑戰現行家庭法規,「領養」好友成韓國新趨勢?

根據現行韓國法律規定,只有雙方有血緣關係、男女婚姻和收養關係才能被視爲家庭。

根據《半島電視臺》報導,嚴格的性別角色和父權家庭文化在韓國仍然根深蒂固,但近幾年來,愈來愈多的韓國民衆開始挑戰這些規範,他們呼籲政府放寬家庭組成的規定,讓未婚夫婦或同居的朋友也能享有與一般家庭相同的權利。

其中,愈來愈多的韓國女性選擇保持單身,無視結婚和照顧家庭的傳統壓力,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殷瑞蘭和李宥利的故事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她們互相尊重彼此的生活習慣,讓生活變得「快樂、平靜、舒適」。

「更重要的是,李宥利和我談論瞭如何在老年時可以互相照顧,」殷瑞蘭說:「我開始相信,真正的家庭是彼此可以分享生活、互相尊重和保持忠誠,無論他們是否有血緣或婚姻關係。」

除了可以避免老年時的「孤獨死」,對她們來說,組成家庭還有其他的好處。

殷瑞蘭因爲患有慢性疾病,需要多次進出醫院,在簽署手術同意書時,只能接受病人的家屬同意,好友目前還不接受,因此她們當時就考慮如何建立起家庭關係。

並非同志,只是沒興趣進入傳統婚姻

「我們彼此都不想結婚,也不是同性戀關係,加上同性婚姻在韓國仍是不合法的,因此唯一的方法就是『收養』,」殷瑞蘭說。

韓國法律規定,成年人可以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收養較爲年輕的成年人。

「我們只是想要簡單的權利,包括互相照顧、簽署手術同意書、當我們其中一位生病時可以請家庭照顧假,」殷瑞蘭說:「在韓國,除非我們是合法家庭,否則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殷瑞蘭將她和李宥利的故事寫成回憶錄《我收養了一個朋友》,並在今年2023年出版,這也是全國第一個成年人收養朋友成爲家人的公開案例。

婚姻觀念轉變,韓國獨居戶數突破750萬戶

根據韓國統計廳的數據,由於年輕人到外地念書、就業,再加上傳統觀念的沒落,2021 年韓國5000多萬的人口中,就有大約100萬人是與朋友或伴侶同居,獨居的家庭戶數也在去年2022年突破750萬戶,但他們因爲不是法定的家庭關係,因此無法獲得國家給予的補貼、醫療保險和稅收優惠等其他家庭享有的福利。

此外,《半島電視臺》指出,韓國的高齡化速度比任何其他國家都還要快,但出生率卻處在世界最低水平,到了2050 年,預計有超過4成的人口年齡將超過 65 歲,到了2070年,甚至有將近一半的人口是老年人。

韓國面臨如何照顧老年人口的重大挑戰,特別是獨居人口的增長。

據統計,2021 年韓國有將近 3400 人孤獨死,5年內就增加了40%,其中絕大多數是50到60多歲的男性。

保守派勢力反撲:這是在鼓吹同性婚姻

今年4月,韓國國會議員龍慧仁針對孤獨死的問題提出了一項擴大家庭定義的法律,指出這是解決老年照護危機的關鍵。

然而,龍慧仁的法案引起了保守派和擁有巨大政治遊說力量的福音派教會團體的強烈抗議,他們指責該法案可能讓同性戀夫婦擁有與一般異性戀夫婦類似的地位,進而「促進同性戀」,根本就是允許同性婚姻。

擴大家庭定義的法案是否成功過關還有待觀察,但殷瑞蘭卻持樂觀態度。

她指出,許多韓國民衆觀念已經開始改變,她分享自己的故事是希望幫助跟她一樣不想結婚的人,但又希望能保有一般家庭的基本權利。

許多單身女性起而響應

在殷瑞蘭的回憶錄出版後,許多與朋友同居的單身女性寫信給殷瑞蘭說,她們正考慮採取類似的行動來組成家庭,很多人也感謝殷瑞蘭跟她們站在一起。

「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夠爲韓國政府和社會帶來改變,」殷瑞蘭說。

2018年日本電影《小偷家族》也跟無親屬家庭的現象有關,故事敘述6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所組成的家庭,全家靠着奶奶的養老補助金,還有父親和母親的微薄薪水過活,還會時常帶着兒子偷竊物資來補貼所需,而母親的妹妹則在風俗店打工賺取生活費。

雖然身處社會邊緣靠偷竊爲生,彼此又沒有血緣關係,但他們卻知足常樂,過好每一天的生活。

或許,真正的家庭組成不是隻有血緣還是婚姻關係,更重要的是那份需要彼此、可以互相照顧的「愛」,畢竟家庭是要互相攜手到老,陪伴終生的啊!

(本文出自2023.12.16《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