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大小裡建設經費一律10萬元 高市議員批不合理

議員白喬茵分析六都鄰里經費指出,認爲高雄的裡數太多,連帶導致每裡只能分配10萬元。記者徐白櫻/翻攝

高雄市大小里人口落差大,外界詬病已久,連帶影響裡鄰經費分配。議員白喬茵指出,全市890裡建設經費採齊頭式平等,無論4.5萬人的裡或300多人的裡一律10萬元,遠落後桃園市60萬元、北市30萬元,居六都之末,應參考北市作法適度調整。民政局迴應,各里建設經費僅是泛稱,主要防治登革熱使用,可視實際需求增加;依照人口或面積標準很有參考價值,會參考研議。

議員白喬茵今在議會民政部門質詢指出,全臺前10大里有4裡在高雄,分佈於左營、楠梓。全臺最大里、左營區最大里福山裡人口4.5萬、最小聖西里329人,兩者人口落差137倍、面積差距750倍。

白喬茵分析六都鄰里經費指出,高雄市890裡各10萬,臺南市649裡各13萬,臺中625裡各14萬,臺北市456裡各30萬,桃園516裡各60萬、新北市1032裡各60萬,高雄裡數太多,所以建設經費六都最低。

白喬茵說,以左營區來看就不合理,無論4.5萬人或 300人都是10萬,臺北市最新做法是達1萬人,每年多5萬元,高雄逾1萬人的裡僅26裡,僅會增加百餘萬預算,建議依人口或面積等標準增加,以改善人口密集區的公共生活品質。另裡鄰整並談很多年,不要再拖。

民政局長閻青智指出,裡建設經費是泛稱,六都用途與實際執行方式不太一樣,各10萬元是2016年調整後的數字,明確編在各區公所,主要用於登革熱防治,可適度增加。若以依照人口或面積標準很有參考價值,會參考北市規範與精神研議。

閻也說,裡鄰整並須配合里長任期,今年做一些標準探討與修訂,希望與五都有一致做法;今年先做檢討,按照標準做出方案選擇,若有共識,下次選舉才能調整。此事要看地方共識,可以討論,沒有一定要怎樣。

議員白喬茵指出,高雄市的裡建設經費是六都最低。記者徐白櫻/翻攝

議員白喬茵要求民政局加快裡鄰數整並,民政局長閻青智說,今年做一些標準探討與修訂,有共識的話,下次選舉才能調整。記者徐白櫻/翻攝

議員白喬茵指出,高雄市的裡建設經費是六都最低。記者徐白櫻/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