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PL崛起 傳純網銀有意參戰

傳純網銀有意搶食先買後付(BNPL)大餅,但有業者認爲「風險高、要謹慎」。圖/本報資料照片

三大純網銀經營概況

傳出國內三大純網路銀行,有意搶食先買後付(BNPL)大餅,但要等金管會鬆綁法規及放行。純網銀業者強調,「BNPL風險較高、要謹慎」,若想要做這塊,必須跳脫DRB(無擔保負債比)22倍規定,「要有替代方案」,一定要補足控管措施,否則恐重演過去雙卡風暴戲碼。

觀察國內BNPL市場,主流業者包括臺灣本土的「慢點付」、日系血統的「AFTEE先享後付」、新加坡代表「Atome」,整體市場近十家;最近傳出純網銀也有意推出此業務,牽動整體市場版圖重整。

其實純網銀要參戰BNPL,顯得困難重重,主要就卡在金管會DRB的22倍規定,依規定金融機構對債務人在全體金融機構的無擔保債務,歸戶後的總餘額(包括信用卡、現金卡及信用貸款)除以平均月收入,不宜超過22倍;由於使用BNPL的信用小白多無收入證明,導致純網銀投入BNPL勢必會卡關。

純網銀指出,確實有同業想進入BNPL市場,但過去經驗來看,這項業務風險較高、恐怕要審慎些,一不小心甚至會演變成風暴,不是小規模銀行可承受之重。例如過去萬泰銀行的「喬治瑪麗」現金卡,後續掀起雙卡風暴,主要都是在小額授信上未做到良好管控。

純網銀認爲,其實不應要求金管會鬆綁DRB的22倍規定,而是要有「替代方案」去說服金管會,必須有控管機制,不是輕易放掉DRB的22倍限制。

純網銀強調,不能只單純想投入BNPL,卻沒有整體考量,「恐怕不是那麼理想」;先買後付是否有利可圖,其實也應通盤思考,否則像過去「喬治瑪麗卡」一開始獲利很多,但放款後問題隨後就發生,「等到發現情勢嚴重就不可收拾、來不及了,小銀行絕對承受不起」。

也有純網銀業者說,即使要推BNPL也不會自己發展,會以合作方式;但過去與幾家BNPL業者洽談後,因爲違約率居高,反映出來的利率也偏高,這部分與普惠金融精神違背,等於又把年輕人推到高利率的不歸路,因此,儘管看起來比較可行,經過全盤考量後,目前還是專注務實發展小額信貸,「先求發展穩定,之後再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