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已變異 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專家:新冠肺炎應更名「新冠病毒傳染病」

病毒已變異,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專家:新冠肺炎應更名爲「新冠病毒傳染病」。(達志影像)

12月5日晚間,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分會召開專家共識會。據《北京日報》報導,大陸國務院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專家谷曉紅表示,這次會議上,她和十幾名副主任委員達成共識:新冠肺炎應更改名稱,改爲新冠病毒傳染病。

在預防和治療方面,谷曉紅認爲應側重中西醫協同,預防思路也應該從被動檢測向主動預防轉變。在出現輕症的情況下,可服用中藥湯劑或常見中成藥居家治療。如出現發燒、咳嗽氣喘、胸悶胸痛症狀,及時到醫院就診。

「新冠病毒已變異成另一種病」

谷曉紅是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疫病研究院院長,兼任教育部中醫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分會主任委員等職,同時也是國務院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專家。

谷曉紅說,實際上,新冠病毒在2019年年底出現時,使用「肺炎」稱呼就不是很準確。因爲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並沒有得肺炎,可能造成的還會是肝功能、腎功能損害,「經過這三年,從專家的角度來說,病毒已經變異成了另一種病,很少造成肺部感染,主要感染上呼吸道,但同時傳染性極強,我們就稱之爲新冠病毒傳染病。」

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傳播力極強,R0值超過10,即一個感染者在自然狀態下可以傳染超過10人。目前北京市流行的奧密克戎BF.7亞分支R0值可高達18.6,在病例持續增加的情況下,市民面臨着感染風險。

谷曉紅說,「目前,各地都在積極解讀和落實二十條和第九版防控方案,一些政策正在調整。如何面對新冠病毒,已經不僅是一個健康方面的問題。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分會已經達成共識,把新冠肺炎改爲新冠病毒傳染病。之所以沒有叫『新冠病毒感染病』,是爲了強調它的強傳染性。」

谷曉紅說,目前廣東一些專家提議把病毒稱作新冠病毒感冒,但「感冒」同樣沒有強調傳染性,「命名突出傳染性,有助於提示民衆做好防護,因爲有基礎病的人還要注意防止感染後發展爲重症。」

思路應從被動檢測轉向主動預防: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12月1日在大陸國家衛健委召開的座談會上提到,經過近3年的抗疫,中國醫療衛生和疾控體系經受住了考驗,擁有有效的診療技術和藥物特別是中藥,全人羣疫苗完全接種率超過90%。

谷曉紅認爲,當前面對Omicron,中西醫協同應是重點,在未來應更多強調。預防思路應該從被動檢測向主動預防轉變。除接種疫苗外,中藥在預防、治療、診斷方面都會起到很大作用。「從預防來講,《黃帝內經》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是說體內的環境調整後,包括新冠病毒在內自然界存在的各種病毒和細菌,不一定會使人感染。所以有的人會得,有的人不得,和內因有很大關係。」

谷曉紅表示,因此從中醫的角度預防新冠感染,一方面要調整內環境,中醫稱「內證態」。一方面也要設法抑殺病毒,「扶正祛邪」。冬春季節,可遵循「一病一方」的原則應對傳染病。

過去2周,北京中醫藥大學剛剛經歷了一場疫情的「遭遇戰」。疫情發生後,即採用新冠病毒的中藥預防藥方進行預防。由學校代煎藥,爲密接學生每天服2次,連續服用3天到5天,起到了較好效果。

由於Omicron變異株傳染性很強,現有預防措施無法完全避免感染風險。谷曉紅表示,一旦「中招」也不必過於緊張,中西醫在治療新冠方面都有辦法。以中醫來說,首先可以根據是否發燒進行分類治療。如果沒有發燒,出現嗓子疼、乾咳、全身酸沈、疲乏無力等症狀,可以使用一個簡單的藥方,通常每天一副藥,服用3天至5天就可以有效緩解。她介紹,在北京中醫藥大學近期的疫情中,藥方療效已得到驗證。

谷曉紅說,市民還可以服用金花清感、銀黃顆粒、雙黃連口服液等中成藥,「我們自己感冒了,也經常不去醫院,吃幾天藥就好了,現在也是一樣的。」

什麼情況下需要到醫院就醫?谷曉紅表示,如果出現了發燒、咳嗽氣喘、胸悶胸痛的症狀,說明病情加重,需要儘快到醫院就醫。如果出現一些相關的不確定的症狀,應該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她特別提到,由於Omicron感染後出現發燒症狀的情況比較普遍,感染者發燒後可能應更多選擇自己居家治療。這種情況下,可以針對成人或兒童採用不同的中醫應對新冠感染後發燒症狀的藥方,相對於服用西藥退燒藥,能夠起到治本的效果。

在日常調護方面,感染後居家期間要注意與同住人保持距離。最好獨居一室,戴口罩、勤洗手,杯子、毛巾、衣物等單獨涮洗。屋內定期通風、消毒,可以採用化學的消毒方法,也可以採用中藥消毒的方法。飲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煎炸和生冷食物。勞逸結合,打太極拳、八段錦等,適當鍛鍊。不熬夜,保證睡眠,放鬆心情,「心平氣和抗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