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糾結!這5件小事,就算做了也不是自私!
本文作者:蘇靜,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審覈專家:樊春雷,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我們從小被教育不能做個“自私”的人,要多爲別人考慮。在這樣的想法下,有些人一旦產生一些拒絕他人的想法,就會開始焦慮,“我這種行爲真的是自私嗎?”
其實“真正的”自私指的是過分關注自己個人利益而忽視他人需求和感受,導致對他人的傷害或不公平對待的行爲。所以,這5件小事,就算做了也不代表是自私!
1. 不和同事分享零食
上班吃零食,本身就帶有強烈的解壓目的。你以爲我嘴上吃的是巧克力、花生豆、牛軋糖,實際上是壓力和困擾。如果這時候有人走過來向我討要試吃,在我的眼中,這是在搶我的救命稻草和續命良藥。
關於情緒性飲食的研究表明, 吃零食能幫助人們暫時緩解和應對緊張和壓力等負面情緒。處於負面情緒狀態的人們更傾向於避免社交互動,包括與他人分享食物,以減少情緒傳染的風險。因此,不和同事分享零食並不一定意味着小氣或自私。
健康時報 毛圓圓 攝
2. 不幫他人轉發朋友圈
朋友圈實際上是一個私人空間,用於分享個人的生活、情感和觀點。社交媒體時代的傳播心理分析表明,朋友圈是人們對“自我”進行建構的工具,也是向他人展示“自我形象”和做“印象管理”的場地。
因此,人們的“轉發”,絕不是順手點擊“分享到朋友圈”這麼簡單,而是在內心經過了從“個體自我傳播併產生認知贊同”到“進行印象管理來完成自我呈現”兩個階段的跨越。
這意味着,當別人請求幫忙轉發朋友圈時,不僅僅是簡單的信息傳播,還涉及個人形象和社交地位的考量。因此,如果轉發的內容不符合個人的價值觀或者認爲它可能會損害自己的形象,那麼這種請求就可能引起煩惱。
3. 拒絕幫忙“砍一刀”
其實,幫忙“砍一刀”不難,但永遠“差一刀”巨煩,砍完一刀還有一刀,砍完你的還要砍他的,頻繁的請求何嘗不是一種騷擾,還將人們推入了“直接拒絕,換來耳根清淨”還是“勉強自己,維持面上過得去”的情感內耗中。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種“砍一刀”的請求實際上觸發了人們的社交壓力感知,同時還可能引發人們的情緒疲勞和認知消耗。幫忙砍下的只是少得可憐的幾毛錢,但是真正砍掉的,是人們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艱難擠出來的情感餘量和認知餘量。
4. 拒絕幫同事帶飯帶奶茶
“幫忙”需要能力,也需要資源,更需要出於自願。在某些情況下,沒有適當的資源或足夠的能力提供幫助,那麼“拒絕”也是一種對自己、對他人都負責任的行爲。
健康時報 圖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應該有私人空間和界限,以保持個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沒有界線,關係就會變得混亂、不穩定和充滿敵意,彼此會封閉自己的內心,建起一道無形的牆,這些都會破壞信任,不利於團隊合作、和諧。如果頻繁地幫助同事帶飯或奶茶,可能會模糊這種界限,導致個人空間被侵犯,影響心情甚至是工作效率。
因此,拒絕幫助是出於對個人界限的維護,不是自私。
5. 離開把自己當成情緒垃圾桶的人
願意傾聽和共情能力強的人,往往能收穫他人的信任和依賴。也恰恰因爲這樣美好的品質,時常會遇到習慣性把我們當作情緒垃圾桶的人。這導致人們會猶豫是否應該離開這樣的關係,擔心這樣的選擇是否顯得冷漠而自私。
我們需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有權利保護自己的心情,不讓它變差。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的認知資源是有限的。如果“認知容量”裝滿了別人的負面情緒,“認知能源”全都用於處理和消化這些“情緒垃圾”,那就沒有太多的空間和動力去處理其他事情,從而導致對其他重要信息的處理和記憶能力下降。
不要因爲一棵歪掉的樹,而放棄鬱鬱蔥蔥的森林。因此,離開這樣的人,對我們自己來說,其實是件好事,能讓我們和別人相處得更好,狀態和心情也能更好。
精選
文章
本文來自:2024-04-11科普中國《這10件小事,就算做了也不是自私》(蘇靜),部分內容有刪減,版權歸原作者。
編輯: 魯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