飆風、超級大黃蜂、獅鷲、Su-35 誰會是印度最新抗中大將?

《歐亞時報》訪問多名專家,分析飆風、超級大黃蜂、F-21、F-15EX、JAS-39、Su-35等競爭者,誰最有機會獲印度大量採購。(圖/DVIDS)

印度爲淘汰老舊戰機,正推進總需求超過110架的「中型多用途戰機2.0」(MMRCA 2.0)計劃。《歐亞時報》(The EurAsian Times)近期訪問多名專家,分析「飆風」(Rafale)、「超級大黃蜂」(Super Hornet)、F-21、F-15EX、「獅鷲」(Gripen)、Su-35等競爭者,誰有機會成爲最後的勝利者。

印度空軍2008年啓動首次「中型多用途戰機」標案,預定採購126架先進戰機,但在選定法制「飆風」戰機後,卻因雙方無法就部分合約條款達成協議,只能另闢蹊徑先少量採購36架。直到近年與中國大陸爆發邊境衝突,才急忙重啓計劃,避免在戰力上遭對方全面壓制。

目前有衆多廠商正爭奪「中型多用途戰機2.0」標案,不過國防分析師、前印軍上校舒克拉(Ajai Shukla)認爲,印度空軍在同時使用7款戰機下,已吃足後勤混亂的苦頭,而已獲空軍採用、甚至可能成爲未來海軍航空母艦艦載機的飆風,在此層面上佔據優勢;美國空軍大學(Air University)副教授古普塔(Amit Gupta)和印度智庫「和平與衝突研究所」(Institute of Peace and Conflict Studies)研究員南達(Prakash Nanda)則指出,印度還須考慮新戰機操作核武的能力,而只有法國與俄羅斯產品有辦法解決此問題,加上法國與印度的長期國防合作,同樣認爲飆風最有機會搶下標案。

不過印度空軍退役中隊長、國防分析師泰克(Vijainder K Thakur)表示,印度恐難以負擔採購上百架飆風的費用,認爲Su-35纔是最合理的選擇,其價格不僅較便宜,更因爲印度是全球最大的Su-30使用國,除了後勤體系相似,自Su-35獲得的先進技術,也都能被用於升級現役的Su-30,進一步增強空軍整體戰力。

「和平與衝突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密特拉(Abhijit Iyer-Mitra)則指出,印度空軍「迫切需要」能夠立刻取代大量老舊MiG-21的輕型戰機,而既然自制「光輝」(Tejas)來不及,印度就應採購JAS-39等同類型戰機;退役印度空軍中將巴柏拉(Pranab Kumar Barbora)也表示,雖然「獅鷲」在2008年時的表現不甚理想,但15年來各類技術已獲完善,認爲其「有很好的機會」。

而F-21(F-16 Block 70印度版)、F/A-18E/F、F-15EX等美製戰機,雖然在戰力上有足夠的保證,但被印度專家們認爲「附加條件太多」、「將讓美國得以削弱印度主權」等,得出的結論爲「評價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