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艘潛艦有用?前艦長驚爆臺灣有「一利器」

國人自制的光華6號飛彈快艇參與作戰操演。(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分析表示,認爲我海軍在「傳統海軍力量或是不對稱的海軍力量」選擇中,陷入困境;而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曾呼籲臺灣必須發展「不對稱作戰」,建議建造「微型飛彈突擊艇」,載2枚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前海軍艦長黃徵輝表示,未來我們若有200艘飛彈突擊艇加上400枚飛彈,會比一艘潛艦還有效。

黃徵輝9日在政論節目《新聞大白話》中表示,傳統戰爭就是大吃小,臺灣是小,可是我們國軍將領習慣於大的思想,他們從小成長的環境,認爲國軍是強大的。反而共軍的將領是小米加步槍,他們很懂得打不對稱作戰,也動員民間的力量。

黃徵輝認爲,我們國軍建軍爲什麼不能改變,改爲「不對稱作戰」,因爲他們傳統的觀念,就是要「高大上」武裝,這是從他們進入軍隊,一直到現在40、50年根深蒂固的思想。

黃徵輝指出,臺灣建軍應該走「不對稱」,所以將領都同意,我們要潛艦國造,一艘潛艦需要530幾億,但如果把預算拿去造飛彈突擊艇,一艘大概3億不到;若造200艘突擊艇,一艘可以裝2枚飛彈,未來我們若有200艘飛彈突擊艇加上400枚飛彈,會比一艘潛艦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