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樑曾「裂成2半」 蒙古顱顏病童與臺義診團感動重逢

顱顏病童桑賈鼻樑曾因病幾近斷裂,在來自臺灣義診團協助下已恢復正常。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終於可以帥氣地面對大家!」今年14歲、來自蒙古的先天顱顏缺縫病童桑賈,13年前接受來自臺灣的義診團治療,再次見到義診團成員,他與家人均流淚致謝。顱顏疾病是天生缺憾,病童輕則外觀缺陷,嚴重者生理機能受到影響。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組成「用愛彌補義診團」,2010年起,除因疫情中斷4年,近十年來每年均赴蒙古爲先天顱顏缺陷患者義診。今年8月27日再飛往蒙古,不少病童已長大成人,在回診時表達感謝。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公關黃柏儒是隨隊的3名基金會工作人員之一。他表示,義診過程中,有不少曾受義診團服務的病童回診,感謝醫師們讓自己重獲新生。桑賈是義診團初次踏上蒙古服務的對象之一,可說是隨着義診團一起成長。

桑賈2009年出生時,就被發現罹患罕見疾病先天顱顏缺縫,讓他外觀異於常人,鼻樑上有着驚人裂縫,幾乎將鼻子一分爲二。他顱骨亦有缺損,頭部遭受碰撞恐有生命危險,導致他無法進行任何激烈運動。2010年正好是義診團首次到蒙古服務,桑賈全家聞訊而來,希望醫療團隊能讓桑賈重獲新生。

隨團的桃園長庚整形外科醫師羅綸洲立即安排手術修補,並承諾要「還給桑賈與常人無異的外觀」。因當年烏蘭巴托國立婦幼醫院手術環境、醫療儀器尚不精良,羅綸洲安排桑賈在2017年來臺進一步治療,分別接受腦神經外科、鼻重建手術,以徹底解決顏面缺陷的問題。如今桑賈恢復良好,已能正常運動,再次見到義診團,也落淚感謝,表示臺灣就像自己的第二個家,未來夢想能到臺灣就讀大學。羅綸洲則表示,桑賈就像自己的孩子,跟着義診團一起成長。

另一名罹患亞伯氏症的病童巴特,去年曾到高雄長庚接受手術,分割因病並在一起的手指。黃柏儒說,此次回診巴特已能正常拿筆,還能畫畫,見到醫師時兩人感動握手,「兩人已經跨越醫病關係,向家人一樣,令人感動。」基金會邀請義診,醫師們總是二話不說答應,也是因爲心靈層面獲得很多鼓勵。

除了義診服務,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也與長庚醫療團隊合作,培訓來自烏蘭巴托國立婦幼醫的13名種子醫師至臺灣學習,包括5名外科、2名麻醉科、3名矯正牙科、1名語言治療師與2名護理師,如今該院已有包括整形外科、牙科、語言治療、麻醉科等,完整的顱顏醫療團隊。

桃園長庚整形外科醫師羅綸洲(左)日前與13年前治療的顱顏病童桑賈在蒙古重逢。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