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獲利年減逾三成 寄望中國商品需求復甦

必和必拓集團(BHP Group)去年下半年淨利與營收都下滑。路透

受到成本通膨與商品價格疲弱的衝擊,全球市值最高的澳洲礦商必和必拓集團(BHP Group)去年下半年淨利與營收都下滑,但樂觀看好中國大陸的需求復甦,能夠緩和先進國家經濟與全球貿易趨緩的衝擊。

必和必拓表示,截至去年12月底的2023上半年度,基本獲利比一年前下滑32%至66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營收也年減16%到257億美元。柴油價格上漲等通膨因素,致使成本增加約10億美元,同時爲必和必拓貢獻超過一半獲利的鐵礦砂,去年下半年價格年比重挫約25%。

不過,必和必拓宣佈發放每股90美分的期中股利,超乎預估。必和必拓股價21日一度重挫2.8%,跌幅稍後收斂至0.1%,報48.425澳幣。

必和必拓說,中國大陸似乎正成爲大宗商品需求的「穩定來源」,執行長亨利(Mike Henry)表示,中國大陸今年來的成長綠芽「給了我們信心,認爲中國國內經濟將加速」成長,「我們看好需求前景」,「中國大陸和印度的需求將「穩定反制」美國和歐洲的減緩。

必和必拓也希望,隨着中國大陸經濟復甦,該公司關鍵大宗商品的漲勢能夠持續。必和必拓也將提早讓加拿大Jansen鉀肥計劃首次生產的時間,提早一年到2026年,而與合資夥伴三菱開發公司已經決定出售位於澳洲的Daunia和Blackwater銅礦場

必和必拓預估,中國大陸的中期鐵礦砂需求預料將低於目前,因爲粗鋼產量停滯,廢鐵使用比率也增加;冶金用煤的供應情況依然緊俏,但中國大陸的進口政策仍是不確定性來源。

針對鋼市,必和必拓認爲,中國大陸的終端用途需求和市況預估將好轉,但中國大陸以外的鋼市仍將承受壓力,明年將舉行大選的印度可能是例外。

必和必拓也說,全球整體銅需求預估將小幅成長,因中國大陸市況好轉,抵銷了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疲弱態勢。